“敬雀节”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 , 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 为仡佬族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仡佬族 , 老人特别保护鸟雀 , 不允许别人伤害它 。“敬雀节”的传承极为严谨 , 这是使“敬雀节”能够传承至今的主要原因 。那么“敬雀节”到底对仡佬族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敬雀节是石阡仡佬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 , 现仅幸存于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下的尧上仡佬民族村寨 。仡佬敬雀节也叫敬鹰节 , 古称禁脚节 , 活动时间是古历的二月初一 。曾流行于今石阡县共18个乡镇中的11个仡佬族侗族乡的仡佬山寨 , 凡仡佬家庭都有在家过此节的习惯 。
其中尧上仡佬村民每逢鸡年便以宗祠和露天场所 , 请上佛家、道家班子或戏班来祭祀娱神 , 开展敬雀节祭祀活动 , 邻乡邻寨带上自民编的表演节目来参加 , 参加人员涉及周边邻县和本县18乡镇的民间组织、艺术团体和亲友人群 。
石阡仡佬敬雀节以十二生肖为准 , 每十二年(鸡年)为一大祭 , 其余年岁为小祭 , 其中小祭由各家各户举行 , 大祭以村寨或同姓家族为单位举行 。
历史渊源
据史料载 ,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 , 她先后由商周时期的“濮”人和战国时期的“僚”人发展而来 。汉代时僚人已是夜郎国的主体居民 , 唐初僚人中的部分发展为单一的民族 , 仡佬族 。史料又载 , 早在秦嬴政的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于今石阡县境内 。
在石阡境内的仡佬人中广泛传说 , 早在洪荒之年 , 洪水淹没西南大地 , 得一神鹰将漂浮于汪洋之上巨大葫芦里啼哭的男女婴儿救起 , 才有了仡佬族人的繁衍、生息 。后因战乱 , 仡佬先民濒临灭绝 , 又幸得一妇女于古历二月初一将漂浮在石阡境内西部一河流上竹筒里的仡佬婴儿救起 , 才有了仡佬祖先竹王--夜郎王的诞生 。
据尧上老人介绍 , 早在唐代 , 仡佬先民就于每年的古历二月初一对神鹰和祖先举行祭祀活动 , 以求神鹰和祖先的保佑 , 并表达对神鹰和祖先的纪念和崇拜 。此活动世代相传 , 不仅在活动形式上发展为每逢鸡年举行大祭 , 其余年岁由各家各户祭祀 。
而且在活动内容上从单一的祭祀典礼发展为将各种民间文化活动(毛龙、傩堂戏、木偶戏、薅草锣鼓等)溶为一体的盛大节日活动(以尧上邓氏家谱可上推15辈人的史料为据 , 尧上仡佬族人敬雀节的历史已超过300年) 。同时仡佬族人把对神鹰的敬仰和崇拜演绎为对雀鸟等生灵的保护 , 以求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 进而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仡佬族传统节日:敬雀节】“文化的大革命”期间 , 敬雀节被列为“四旧”遭到禁止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敬雀节又在部分仡佬民族村有过短暂的恢复 , 改革开放后 , 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 , 人们的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漠 , 敬雀节活动逐步萎缩 , 现仅有坪山尧上仡佬村民小组少数老年人在活动 。
标签:传统节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独具特色的瑶族传统节日“赶鸟节”
- 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 土家族传统节日:六月六“晒龙袍”
- 颇有彝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彝族年
- 民族文化的表现:仡佬族阳戏
- 仡佬族原始的习俗:送子之俗
- 仡佬族传统节日:拜树节
- 仡佬族的传统戏剧都有哪些?
- 畲族传统节日:招兵节
-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昆米勒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