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尼采曾说:“婚姻生活犹如长期对话 , 当你要迈进婚姻生活时 , 一定要先反问自己 , 是否能和这个人白头偕老时 , 仍能谈笑风生?”
前不久 , 网上一位29岁的海归女带娃相亲的视频惹网友争议 , 并引发了关于婚恋问题的大讨论 。
据视频中的女生自己介绍 , 她身高158 , 赴英留学6年 , 毕业于世界排名前十的院校;
文章图片
未婚 , 有一个混血女宝宝 , 是在留学期间与一名同样未婚的40多岁大叔所生 , 之后可能由于不适合等原因二人没有结婚;现居国内 , 从事自媒体行业 , 每月税后收入大约在两到三万 , 独立抚养孩子
文章图片
这名单亲妈妈的相亲条件是 ,
要求男方年薪50万、身高1米8、外表帅气、长期健身 。
光是前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就会劝退多数适龄男青年 , 更何况要符合所有条件 , 网友吐槽:
“这谁敢娶?”
文章图片
结果是 , 这个女生相亲数次屡遭失败 , 但仍坚持自己的要求 。
无论这个女生是否是为赚取流量才这样言过其实地夸大择偶标准 , 都多少反映出当下的一些婚恋问题:
找对象时看不清自身情况 , 一味提高择偶标准 , 结果成了剩成了大龄单身青年;
婚恋观已然变味 , 过于追求物质保障 , 忽略了精神上的契合 。
文章图片
那么 , 什么才是良性的“择偶观”呢?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 ,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但也有些共通之处可供参考 。
良性的择偶观
【哲学家尼采曾说:“婚姻生活犹如长期对话 什么才是良性的“择偶观”?】①
条件符合的人不一定适合
很多人在选择另一半时都有自己的标准 , 如外貌、身高、收入、家境、学历、性格等 。
这就好比一个滤网 , 把
不符合条件的人过滤掉
, 如果标准过高 , 就意味着被过滤掉的人就更多 。
文章图片
在原本就所剩无几的情况下 ,
能保证条件符合的人就一定适合吗?
答案是否定的 , 或者说是概率极小的事件 。
适合意味着懂得彼此的心意、
愿意为对方做出一些改变 , 而不是说话时鸡同鸭讲、做事时各执一端 。
就好像你喜欢旅游 , 我喜欢看书 , 但在磨合中都能为彼此尝试对方的所爱 , 并且乐在其中 。
文章图片
②相似的人更容易在一起
不得不说 ,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性格互补的夫妻都生活得很甜蜜 , 但也有一些研究表明 ,
相似的人更容易在一起 。
美国爱荷华大学的两位教授曾走访调查了将近300对夫妻 , 研究发现夫妻双方在各方面越是相似 , 婚姻满意度就越高 。
文章图片
看过这样一句话“爱上一个跟自己相似的人 , 就像爱上另一个自己 。 ”
正因为配偶与自己很相似 , 才更能体察彼此的心境和情绪 , 更能感同身受 。
可以说 , 人们喜欢相似的人 , 其实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渴望 。 此外 , 相似的两个人在共同生活之后 , 摩擦也会比较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靖恩|曾经轰动一时的爷孙恋如今怎么样了?马上要当父母,生活举步维艰
- 人生的最高境界:熬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人生在世 深圳老汉流浪街头十分痛苦,曾是公司董事长,结交情人抛弃妻子
- 女人过得好不好,一眼可以看出来
- 本文转自:九派新闻去年“河北邢台男孩刘学州寻亲”一事曾引网友广泛关注。|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发文称不会起诉亲生父母:不会原谅他们,只是弟弟妹
- 厨房里有哲学家|CCTV-9《厨房里有哲学家》定档!于三尺厨房,尝人生百味
- 吕碧城 民国第一剩女吕碧城:惨遭退婚后富甲一方,还曾拒绝过袁世凯之子
- |李嘉欣病危入院,曾让豪门太太们闻风丧胆,她这一生有没有后悔过?
- 曾沛慈 “终极女神”曾沛慈官宣结婚,接住幸福之前,她做了这2个准备
- 婆婆|曾经撕破脸,如今撮合我和她儿子复婚,前婆婆这波操作太让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