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的由来


词牌名的由来

【词牌名的由来】
词牌,就是用各种词的曲调来编成词句 。它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而创制的,在形式上可以分为长调、平调 。曲名最早见于《诗经》,“颂”是歌颂自然界和人间的美好事物 。后因音乐节奏之变和乐曲内涵之丰富,而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名词而成为词牌之一 。后来又在历代词谱中出现,成为具有一定曲牌形式的专用词曲 。在我国古代词坛上,一般都有一个较固定的词牌名,即一个固定词的名称 。
1.《浣溪沙》
出自唐朝宋之问《浣溪沙》,是词牌名之一 。此曲是唐乐府民歌 。全曲约五言 。原为乐府杂曲名,后称《浣溪沙》 。因歌中有句,所以又称《浣溪沙》 。
2.《西江月·渔家傲》
此词牌取自“西江月”,相传最早为渔家女所创 。宋代,诗人柳永因与西厢记作者张祜的爱情故事而写成 。又称“西江月”,为《渔家傲》词牌的别名 。据史书记载,此词牌是用两首“江月”相仿的新乐曲编成为曲名 。由于这个曲名与新词中之新意极为相似,所以常用此词来比喻作者豪放不羁的思想感情 。
3.“流云弄巧”
“流云弄巧”是我国古代传统词牌之一 。其曲名为“凤箫声” 。《太平广记》卷四十八引《礼记》云:“今仲春之月,宫娥结彩楼,巧笑百灵,为乐章之舞 。”“凤箫声”又名“吹箫”“弄曲”,在中国古代,由女子吹箫而得之,故名 。一说,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这一名称 。《诗经·小雅·卷阿》中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诗句;《后汉书·董仲舒传》则有“三气六龄,弹拨无双,妙手生花,流云弄巧”的诗句;到了唐代,这种说法更广泛地传播开来,并且流传甚广 。后世常以“流云弄巧”指代美丽柔弱的女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