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春节,最有代表意义的活动就是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 。由于各地灯笼的样式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些还是木制的,所以会给人以古朴、厚重之感 。而有些地方,由于时代原因,虽然也有木制的,但用较多的是铁丝、麻绳等编织而成 。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绳结” 。那么,灯笼的来历都有哪些呢?
一、灯笼的由来
相传,灯笼起源于一种古老的发明 。相传,在古埃及人制作红灯笼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只是那时没有固定的灯笼形式,只有挂在木制或竹制提篮上才能发挥作用 。为了方便提拿,人们发明了将灯笼安装在提篮里,然后再挂在木制或竹制提篮上 。这样,灯笼既可以随时取下,又可以挂在人迹罕至之处,从而避免了火灾事故出现 。因此人们将“提篮挂灯笼”叫作“火提”,这种特殊形式被传为古埃及人独创 。
二、灯笼的种类
【灯笼的由来】
灯笼,是中国传统民间一种装饰用的最古老的用具,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叫灯笼,也称“红孩儿” 。古时人们以红纸糊糊一张大纸,然后将红纸折成筒状,里面放上稻草或其它可燃物,外面再用彩纸剪成不同形状即可 。这种古老用具延续至今,在我国各地仍有不同形式的分布 。而在国外,有一种叫流星泪、灯笼之类的玩意或装饰品,被称为“流星雨”之类的玩意儿 。在我国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花灯品种是“龙凤灯” 。它以龙凤为主题设计、制作精美、色泽鲜艳、线条流畅、造型独特而著称于世 。
三、灯笼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
灯笼又称烛台、灯轮、灯笼、宫灯等,中国古代一种供照明用的容器 。由蜡烛点燃的灯笼照亮房间内四周,形成“满堂红”的景象,是传统春节中的重要节日 。红灯笼是新年的象征,被誉为东方“凯旋门”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悬挂红宫灯一节更是源于红灯笼而衍生出来的一种节日风俗活动——看灯,以之来迎接新年 。
四、灯笼的用途
灯笼还被用作各种祭神祭祖之用,如“迎驾”仪式上,用红纸或红绸子盖上眼睛,然后就到宫门外向神和祖先行三拜礼“拜谢天恩”,祈求神明保佑国泰民安 。在过去结婚时,都会在大轿后挂一盏象征着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 。这可不是简单地为了装饰,它也包含了许许多多美好与祝福在内 。在过去人们认为红灯笼象征着福气安康,所以家家都要挂有大红灯笼来迎接新年;并且大红灯笼还象征着吉祥富贵,所以人们也十分喜欢在春节悬挂红色和喜庆吉祥两色的大红灯笼 。据说如果有个做生意大发横财的人想娶一个漂亮的新娘时,用“大红”大伞遮住新娘头部以上部分和臀部以下部分就成了最常用到“大红”大伞了;在新年和结婚典礼上还有一种传统风俗:将自己最好最漂亮之处挂在红色和喜庆吉祥色大伞盖上;穿着喜庆吉祥色“大红灯笼”去给人家送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