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九年俗


大年初九年俗

年,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至初九为春节期间,这一天要过许多岁俗:民间传说初九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人们在这天祭祖、烧香、吃团圆饭,以纪念女娲造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旧时人们以过大年为祭祖月,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祭祖月 。在这一天除了祭祖之外,还有很多习俗:如吃汤圆、接灶神、扫尘、送神下凡、放炮还愿、烧纸钱、打扫卫生等,这与年俗无关;但有些年俗是人们所没有注意时可以不去做、但一定要去做、要在心中深深扎根的 。
一、迎神
每年正月初九,是为灶神诞辰 。民间认为“上九者,人王之官,下九者即人相” 。民间对“人王”的信仰十分虔诚,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不犯鬼神之罪、将其接回家中 。因此,每到正月初九(亦称人日),许多人家都会进行迎神活动:摆酒席、设供品、办酒席….准备迎接玉帝下凡!所谓“迎神”是把灶神、上天、入地等神像送到玉帝那里 。民间认为,玉帝是人间之主宰 。因此人们都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好的消息 。
二、接灶神
接灶神事于腊月二十九日,一般要祭拜三次 。第一次是祭拜灶王,要焚香点烛,并请他到家中坐,把灶王爷的“好话”写在香案上 。第二次是祭拜灶王后,还要给他吃灶糖 。第三次就是从腊月二十九晚上直到腊月二十三晚上期间,送灶神回下凡 。这一天还可以给孩子们烧纸钱、点灯(有些地方还有放鞭炮的习俗)等:据说不给灶王点亮油灯,怕他把“家务事”闹大!
三、扫尘
【大年初九年俗】
在民间传说中,正月是“鬼月”,初九为“九鬼日”,因此也称“鬼月”,鬼被称为“鬼谷子” 。农历初九这天扫尘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 。有说是因九是牛日而得名,也有说是因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期间发生的惨案而得名 。在清人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有关于这一天的记载 。民间有说法“除尘日,上房大扫除”“破五扫”“破六扫除”“扫房子、扫墙壁”等等活动 。一般都是由父母或其他长辈主持的打扫卫生活动,俗称“扫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