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8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召开2020年全省重点工作视频会议 。会议指出,要围绕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环节、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问题,聚焦“硬核”产业核心能力提升和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区域创新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全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智能电网高地、现代信息技术高地、新能源汽车高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引领区 。推进合肥都市圈建设、合芜合城市群协同发展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
1、先进制造业高地
建设“硬核”制造业高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 。要全面实施先进制造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5 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加大重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力度,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智能终端设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 。深化“飞地经济”经验交流 。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先行先试示范区为引领,以省级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抓手,进一步做大做强“飞地经济”内涵丰富的优势产业和领域 。
2、区域创新中心
安徽作为全国重要的创新强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全国最大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集聚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学,并有雄厚科技基础设施支撑 。要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服务平台、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合肥科创走廊、合肥滨湖科学城创新示范区、安徽大学科教融合发展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以产业技术研究院、未来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挂牌 。支持芜湖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中心城市,同时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示范园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投入机制 。支持黄山市共建中国科学院黄山市(大别山)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工业互联网小镇 。
3、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皖北国际机场、合肥空港枢纽、阜阳高铁站、阜阳铁路港、六安机场、蚌埠机场等重大枢纽机场,支持合肥江北国际机场扩容提质 。加快建设合淮高铁、合肥至阜阳铁路 。推进合安高铁、合安高速、合新高速、合芜蚌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纳入沿江高铁、沿淮高铁 。
4、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到2025年,形成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典型案例,形成若干具有区域代表性和较强影响力的全国城乡融合发展典型示范区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
【安徽打造三地一区指什么】
5、合肥都市圈
合肥都市圈,是安徽省合肥市所在的淮河下游平原城市群,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之一 。2019年,合肥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占安徽省比重为6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53.7亿元,占安徽省比重为74.1% 。合肥都市圈是以合肥为核心、多个副省级城市和县级市为重要节点的都市圈 。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中首个提出“一核两翼”格局和“一轴一带一区”空间框架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