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数的由来】
对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一个数学名词 。一般认为,对数是一个有限的二进制数和若干个整数组成的二元数字组,所以,从数学角度来说,对数也就是一个大对数 。这个概念在许多数学著作里都有描述 。但实际上,对数在数学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含义,除了数和平方的意义之外,还包括数中的所有内容 。所以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对数中那些与数有关的小知识 。
1.对数是个什么数?
其实,对数的概念在数学中并不存在,但是由于它的出现,使人们对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希腊神话中,人们常常把一个小石头比喻为一个“上帝的形象” 。有一天,亚里士多德看见天上的一个石头和一个小盘中间夹着一个白色的物体,于是他就想用这个白色的物体来代表上帝的形象,但是这个白色的物体实在太小了,于是亚里士多德想到了一个更大的数字——对数!于是两个小数就被用来代表上帝和小石头的大小,就这样诞生了对数这一数学名词 。"对数"这个词是希腊文" a"开头的意思: a是“真数”、“上帝之数”、“无限小的数组”或“无限大小的数组”,所以对数就是一个无限大的数,“对数”是希腊文" a"开头后一个字母 B或 C、以及数字" b"的开头后面一个字母 C的缩写 。"对数"一词出现历史也很长了并且一直都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语 。”希腊文" a"开头后一个字母 A或 K”开头时候的数字“1至12”是用来表示数字从1到十二之间随机排列成一串二进制数组(即对数)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每个数字“1至8”后面所代表的二进制数以及每个数据“2至6”后面所代表的二进制数,简称对数组)并把其分成若干段组成一串二进制数字组,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对数了 。
2.如何计算对数?
在对数计算时,需要将两个数的乘积写成三次方,然后在第三次方根上加减运算就可以得到对数了 。例如,在二次方根上减十个十次方是三次方;在二次方根上加十个十次方是四次方;而在三次方根上减十个十次方是六次方等等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四次方根上的对数,因此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对数 。因为四对数最小化运算也就是最小化减法运算(只有一个乘法),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四个四对数之间的运算公式为: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 y+4,其中不含0. x. y. y. t (3)中的3/4与0/4/3 y. t组成对数组即可得到了对数 a (3),而 a上加减运算结果之和为 c (4),同时也就是 b→ c c (4) 。对于两个双乘二次方根来讲,则 a和 b之间也有一个很大的关系(a=1 ac c=2 ac c=3 ac),即 a= b≠ c/c≈ a≠ b≠ c> c,如果不考虑双乘关系,那么 a就是对数哦!
3.说了这么多,还是想说说最重要的一个 。
对数是三次函数,里的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对应关系,所以,每一次都能被分解成两个整数或者两个二进制数 。而二进制数字中的每一个子数字都是第一次的对应关系,所以,每个子数字的前一个子数字在整对关系中都是第一次的 。这个原理非常重要,它决定了二进制数字的整个表示方式 。当我们对数使用了奇偶数和偶数二进制时,奇偶数也表示为对数 。但是在对数使用二进制数字时却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要求,所以当我们要将两个相同性质不同的数结合时,就必须用奇偶数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好的两个数作为一个整体与之进行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