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转流量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在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中,有结转部分的盈余或者亏损,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得到弥补的盈余或者亏损 。其本质上就是企业的现金流量是被结转了出来,因为公司的利润,或者说利润是在没有被结转出来的情况下就已经全部结清了 。可以说结转流量是一种调节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当利润大于或等于当期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时就可以进行调整 。
一、现金流量——简单理解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一般情况下,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其产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盈利,一般情况下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是不产生现金的,这部分现金只能由企业自有资金投入,所以就是我们常说的经营性现金流入;另一种情况是企业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正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般只有盈余和亏损,这部分资金是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 。通俗地说现金流就是盈利和亏钱之差,一般情况下企业自身经营产生的盈利,也被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和偿债的过程中所需要支付的货币资金等 。而企业自身产生的盈利,就属于经营性现金流入 。因此经营性现金流入一般为企业经营产生的资金流出;而经营性现金流出一般都是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产生的资金流出 。当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亏损或者现金流出超过了规定的限度,这时就需要用到“经营性现金流”一词来描述这个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 。
二、营业收入——包括销售商品产生的现金流量
营业收入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开展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入 。具体而言,营业收入就是企业从购买商品开始到完成商品销售任务所获得的收入 。如果一个公司在一年中能按计划完成销售任务,则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如果在一年中没有完成销售任务,则营业收入为1000万元 。如果不能完成销售任务,则会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如果能完成销售任务,则公司可以得到现金分红回报,也是一种利润分配方式 。
三、资产负债表日预收款项——是企业取得的可以结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或有金额较大的其他非流动资产或是流动负债的现金流
由于资产负债表日预收款项属于非流动资产,所以对该项目的确认就相对复杂了,通常以资产负债表日的预收款项作为区分 。其中对于持有待售资产,则按已知或预计可能持有待售资产的情况进行分录划分,比如在资产负债表日持有待售的应收款项与预计可能售出的相关应收款项合并 。对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则按照持有待售金额进行划分 。对于取得或者出售投资组合中的债权单位或项目单位均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确定并分录 。因为金融产品不是一个单独的品种,所以金融产品销售活动不会产生现金流量,而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了预计和预测 。
四、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全部经济利益
利润总额包括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和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合并报表来说,因为母公司与控股子公司的损益不在同一会计年度内,所以当合并报表中的合并利润大于合并报表利润总额时,往往就会将合并费用转回至母公司 。例如:某上市公司对某家公司进行合并,期末将合并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1400万元 。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00万元,而本年度的利润总额为-500万元 。由于本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表的利润总额-500万元,合并报表利润总额变为-500万元,从而使得本年度利润总额减去-500万元,净利润增加为-200万元,营业收入减少为-500万元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从净利润总额中减去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后的净额为负,因此母公司需要对结转利润进行调整 。
五、其他流动资产——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资产负债及财务杠杆
【结转流量是什么意思】
其他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这类资产也有结转也有转出 。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慢的问题,防止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现金流 。一般情况下企业把这类资产全部结转出,如果利润大于或等于当期销售费用率时就需要进行调整 。比如企业想做一笔大生意需要大笔流动资金,这部分资金是需要结转和转出的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企业为了控制成本而采取过高税率造成,比如如果公司有大量土地也是为了增加土地储备而征收的税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