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和周易,一个像一朵花,一个像一首诗 。从字面上看,二者都是一种思维方法,只是一个是占卜,一个是预测,两者有何区别呢?易者,天地之大化而万物之初始也,周易者,天地之道也 。中国人多认为周易是一种占卜学,所以周易是中国占卜学传统的代表,这是不正确的 。易者,无阴无阳之道;易者,阴阳之和也,卦序之序也;易者,群经之首也;易者,圣人之始也 。
【易经和周易的区别】
1、思想内容
《周易》从自然、社会、人生三个方面论述了天地和社会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变化的原理、过程 。这是传统儒学以易为主体的系统哲学 。《周易》分为三十五卦,六十四爻辞,共六十四卦,这些卦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而形成的,是中国哲学思辨中特有而又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哲学和中国政治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新名词,这些新名词在《周易》中都有相应而又生动活泼的描述:象、数、理、化、义……这与西方哲学中认为一切哲学都是“象”或“数”在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易经还根据人们实际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把抽象而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具体而有说服力,从而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
2、占卜目的
周易是用来解读卦辞的,可以预测未来,例如周文王演卦、包龙图以及周武王演八卦 。而易经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卦序及内涵 。卦,是一种由阴阳五行组合成的一种思维工具 。这种思维方法包含着阴阳的自然变化规律,通过对天地之道的解读,就可以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 。当然,这种思维方法也是有局限性的 。首先卦辞是一种整体思维工具 。
3、卦序顺序
卦序顺序,一般都在《易经》之中,不过《周易》是以五种事物为依据的分类方法,但两者都有阴阳变化 。周易的卦序顺序,根据阴阳变化,划分为乾爻、坎爻和离爻,五爻之间互相交替变化,从而形成六十四个爻 。其中乾爻为天干,坤卦为地支,乾卦为地理,坤卦为人物,乾卦为思想与宇宙之间相合,坤卦为万物起源;六十四卦之中,除《说文解字》中明确将九十四卦进行排列外: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六十四卦之中:乾为天、坤为地;七个爻之中:乾=人、坤=地、震>巽>离>坎>艮;九十三卦中:止胜而后动,先动后静;六十四卦之外又有乾象和坤象之分;九十四卦者分别为乾中之坎、坤中之离;三十四卦者分别占卜阳阳;十六卦以上依次为阳,阴中有阴而无阳者为阴;四十六爻以上又有四阳而不三阳以不变者为纯 。六十四卦之后还有若干小变,这些小变对应着各种变化规则和原理所引起的各卦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九十五卦又由许多小变组成,其中有些变化还会重复发生 。
4、六十四卦
《易经》六十四卦 。八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概念 。易经认为,八卦是由十个象数和一个阴爻组成的,这些象数和阴爻就是阴阳两气之间的关系 。而阴爻代表“先天之本”的天命、万物皆始之意,因此也被称为“先天元气” 。而易经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明了“先天八卦”、“三阳开泰”、“乾坤大挪移”等八卦理论,它不仅是占卦术、预测术,而且为历代皇朝所重视 。六十四卦所代表的内容不限于事物本身,还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