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容怎么分正负极】
电容,又称电容器、稳压器、电容、电压容抗功率电容或开关电容,电容器的作用是把电荷储存起来,以备在需要的时候释放电荷,并将其贮存起来 。不同的电容的工作状态不同:一种电容工作的时候(即放电);另一种电容工作状态(即充电);还有一种电容使用电容量的不同 。电容的正负极其实并不重要,在电路中作用也不是很大,只要知道它的正负极即可 。在电路中使用电容量为正就能满足要求,但是一般的直流侧都用两个电容量:一个容量正,一个容量负 。对于交流侧来说,我们将两个不同的电容量分别称之为正负极和正方体 。
1、电容器的工作特性
目前电容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整流电容和整流电阻电容 。整流电容的作用是将交流电源上电的瞬间产生的大电流转变成直流电,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 。整流电阻电容是由一个电阻串联在一起构成一个电阻,当电容器中的电荷不饱和时,电容器内部的电荷从电阻 Re或 Re+1开始向 Re= Re+2-2移动,到 Re+2-2为止,一直处于这种移动状态 。整流电阻电容是由一个或多个电阻串联而成的,这一点是由电容性能决定的 。一般来说整流电阻电容都是由体积大、电芯少而且容量低而得名 。整流电阻电容主要有两种工作状态(充电)和放电工作状态 。
2、电解电容的工作状态
电解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电解质和金属基板组成,另一半由电荷组成 。由于电解电容中含有大量的电荷,因此电解电容的工作电压是很高的,一般在额定电压或大电流下工作 。电解电容所使用的电荷是固定的,由于其容量可达一定数量级(电荷量可大可小),所以在应用中电解电容几乎不能充电及放电 。当电极与电荷间的电压降低时,电解电容便开始充电工作:电荷与电解质间形成电压-电流回路,并经金属基板间放电过程产生电荷电感;在电解电容内部存在活性物质,使电荷能够通过活性物质被传递至外层金属板与内层陶瓷膜之间;在外壳中形成电荷传递通道,把内部因放电而释放出来并且向外传输至外部 。电解电容的作用是将所获得能量储存起来 。
3、电压容抗电容
电压容抗电容也叫电容容抗,是指容量相对于其电压的大小而言 。电压容抗电容可以看作一种二极管,它既可以单独工作在电压方向也就是共模侧 。当电压变化时(如 DC/DC电路时),它可以被转换为 UHF电压与 UHB电压;当电压变化时(如 DC/DC电路时),它可以被转换为 UHF电压与 UHB电压 。容量越大越好,如500~2000Ω、3000~4000Ω、5000~8000Ω和10000Ω等 。
4、其它常用电容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见电容,还有一些其他的电容,例如:电容器、电抗器等 。其中电容器最早是用来作为直流电源使用,因为当时没有交流电源,所以只有用电容量为零来放电的电容器 。电容器是电性物质 。当电路中出现瞬态电压时(如电源电压瞬态变化)会产生电容器内正负两极电容器间的电压差,从而使放电容量变化 。因此电容器在电路中具有充电和放电两种工作状态 。但放电容量与放电速度无关,所以放电现象与放电速度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