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近两年的风口,那么人工智能绝对称得上是飓风:美国发布《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中国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世界五大科技巨头成立人工智能发展联盟、Gartner将人工智能列为未来十大科技之首…… 一时间在全球从国家到企业都被卷入到这场人工智能飓风之中 。而作为人工智能技术集群中资格最老的人脸识别技术,也在发展二十余年后首先在金融领域开始快速落地: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今年来仅内地的人脸识别就已达到千亿级别市场 。从2015年马云在汉诺威展示刷脸支付以来,“刷脸”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开始刮起旋风 , 人脸识别也成为了金融行业标配 。
“行业其实并不是过度跟风而是业务发展及安全的需求”,一位国有大型银行的负责人介绍,“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为了应对业务移动、远程化后对信息安全做确保工作,由于有了这层额外的安全防护,目前人脸识别已经应用在我行10多个业务场景,并接入远程开户、绑卡核身、账户登录、分期购物、人脸考勤、人脸支付等50+终端应用中,使用人次已经超过6000万 。”笔者同时了解到,为阿里巴巴提供刷脸服务的旷视(Face++)在2016年4月曾对外公布已经帮助一亿人提供了刷脸服务,其客户不乏中信银行、平安银行、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大型国有、互联网企业 。
“如何应对别人用你的钥匙开门”
笔者从多个行业了解到,在业务远程、移动化的同时用户信息在透明且强大的互联网信息中正面临着巨大考验 。315晚会被揭露出的非实名银行卡正充斥在各大交易平台用于洗钱,12306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也曝出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导致大量用户被恶意注册,而近期曝出的验证码黑产业链也揭露了现原有互联网身份验证体系缺少足够的安全性 。
【人脸识别算法防护】
“简单来说 , 我拿了你的钥匙去配了一把到你家开门,这件事现在在网上非常容易实现 。”一位上市互联网金融风控负责人解释道 , “大多数的钥匙其实就是密码、手机号、验证码、身份证号,这些信息在目前互联网环境下非常容易泄露,所以证明你是你并且证明在进行业务操作时是你本人,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在做风控管理时必须做到的一环 。”笔者在对市面上接入人脸识别的产品进行了体验,发现在注册、执行高安全性业务等操作时都会触发人脸识别环节,这极大的降低了信息被泄露人群在金融平台遭受风险的几率 。“简单来讲 , 在这个场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