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挺喜欢罗胖的得到app这个付费在线学习平台,也觉得对自身有帮助,满足了我的求知欲 。
自己三流本科工科专业,毕业工作三年多 。个人对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很多方面都很有好奇心,也不成体系地看了一些书,但还是没有建立起来自己的知识体系 。通过得到这个平台,至少是大体上有了一点框架吧、特别是经济学以前没学过,在薛兆丰老师的专栏系统地听了,确实有很大收获,然后又买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抽时间慢慢读 。得到里面的每天听本书栏目 , 我听了一百多本了,不能说有大的收获,但让我知道了各个学科领域多么的博大精深,如果想要凭着兴趣去读的话,我可以从他们推荐的好书去入手,这是我的一点成长进益吧 。我发现了我身边很多年轻人都在得到上疯狂地学习呀,可是不明白很多人对得到和罗辑思维评价很低,似乎喷罗胖成了一种政治正确?(我要声明我小白一个,只是对这样的现状比较迷惑故此来发问)
我个人也是一个使用者,个人认为得到是一个知识服务平台,它的服务对象是致力于终身学习的人,而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学科基?。运嗟氖且恢纸都蚧蛘咚到舛廖阌诖笾诶斫獾哪谌荩?他对做学问的人来说,可能不适用,甚至鄙视;但对于我们一般人,想了解更多知识又没有充足的时间,那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 想得到什么就去选择什么 。
更重要的是,得到APP所有专栏 , 大师课、精品课,已全部整理完毕,全网独家的目录模式,全网独家带更新通知,新增1.5倍速播放,精选留言,文字可编辑功能,阅读体验媲美得到APP官方V:dedao2007
理由大致有3个 。
1.信息密集好筛选,碎片时间易利用 。从我家到公司走路大概半小时,街景比较脏乱差,有点无聊,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起来,听得到app上的课程,就跟看杂志一样,每天路上听一听,积少成多 。为什么不听其他平台比如喜马拉雅上的呢?因为那上面东西太多良莠不齐有效信息不够密集 。而得到app上的信息是比较容易挑选的 。
2.听觉思考系统发达的人 。有些人比如我,听觉系统比视觉系统发达,看过的东西没感觉,但是听过的东西可以一字不漏地背出来,我们就比较喜欢通过耳朵获取信息而不是眼睛 。
3.在他人的角度看知识 。我也很喜欢读书,但是同一本书,自己读一遍,和听别人讲一遍的差别是很大的,自己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读,永远只看得到自己相信的事 。而我比较想看看别人怎么看待这些知识,跳离自己的视角去看问题,所以会听听别人怎么想,怎么读 。经常有惊喜 。
综上所述,目前我觉得得到app是对我有用的 。
我本是个理工男 , 去年有时间去学习了销售管理课程,到不是别的,太闲了,只为所谓的充实自己;坚持了一年半,也算学有所成,懂的了好多套路;举个例子,怎样增加牙膏的销售量,很多人都绞尽脑汁去想,其实很简单把牙膏的口子开大点,用户每次刷牙量就大了,更好周期就快了,那销量也会上来(非本人所想);
扯这么多,其实我想讲的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为知识付费?搞销售的无疑都是心理专家 , 罗胖子更是一鼻祖;我也听得dao,喜马laya,但我重来都不付费;罗胖子经常这样忽悠,我这里有最先进的思想或者思维 , 早点订阅你就比别人更早知道,思维比别人更加前沿,得到的是第一资讯等等理由;真的是智商税收割者?。?真的别比人落后吗?我想未必;
销售管理专业专业术语:购买决策
一:需求痛点,中产阶级太焦虑了,这种焦虑让随时充电从痒点变成了痛点,非刚需变成了心理刚需;中产阶级一个迫切的需求是“对抗落后焦虑、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终生、跨界、随时的知识学习不可或缺;个人觉得是自我感觉,非刚需变成刚需,是否厉害?。。?
二:成本,中产阶级 , 对应一两百块钱的事,不在乎 。
四: 诱惑 , 这个商品有促销优惠,这个商品快断货了,大家都在买 , 这是独家首发的,你懂的 。
五: 替代,如果我不买,有没有其他方案解决1?
【你为什么在得到app上付费呢,得到是知识型付费app吗】
六:满意体验或口碑带来的复购,是否曾经买过 , 有了好的体验会再买,或者别人强力推荐?
一步步带你入坑,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知识付费,文化人变成了商人,就像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一切速成班,1小时建立你的阅读操作系统其实都是浮云,自己努力勤奋才是真的,这些不过是听的时候很激动,听完后一动不动;不想入坑太深,或想了解我从不付费的原因,你懂的,找偶!
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去了解,智商税交一次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