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题干简单地来解释下软件质量的表层含义,软件质量用来衡量一款应用程序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市场拟定的标准 。

下面列举的是我理解的前端代码关于测试软件质量功能属性的几个方面 。
市面上一款应用程序上线前有两步操作需要去执行 , 程序开发与软件产品交付.
从程序开发及将来上线后的日常维护分析 , 一款合格的app须满足以下几点:

①:可读性——前期开发者与后期维护者可能有差异,如果涉及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代码逻辑太复杂 , 不利于维护;所以开发时要确保不要存在冗余代码,且定义的变量、属性、方法要含有场景语义性 , 注释干净,简洁 。
②:健壮性—— 一般大牛考虑问题是比较周到的,要能经得起测试,写得代码不容易出现bug , 依据程序功能全场景地执行测试用例 , 以此来扼杀潜在问题 。

③:可扩展性——软件交付后的维护是必须的 , 客户的心思是难以捉摸的,比如某某页面要新增个表格查询数据了;要能兼容适配低分辨率页面了,这就要求前期开发时代码架构对外扩展必须要开放,以应付用户多变的需求变更 。
④:可移植性——编写代码最好使用规范的语法特性,前端如JS,后端如标准的C/C++,如果公司要求上线的app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运行 , 这就是要考量代码的兼容能力 。

⑤:可复用性——目前主流地开发思维都是要求代码面向对象,一个大的功能点是用若干功能点拆分开的,而每个小的功能则需要用方法封装,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功能点切记不要有重复,书写的方法要考虑到功能的各个使用场景 , 避免出现功能的a场景封装一个方法 , b场景再封装一个 , 这种情况就是没有做好代码复用的处理 。
从app交付运行层面的角度讲下面几点也是测试软件质量比较重要的标准:

①:易用性——不管用于企业自身使用的app抑或面向大众用户的必须要考虑的就是软件是否友好 。包括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整体的页面布局是否倾向于大多数用户的审美 , 以及是否符合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市面上的许多软件都因页面操作不顺畅而被广大用户所诟病 。
②:稳定性——投入市场的app要能经受住异常情况的考验,比如防不胜防的网络恶意攻击等,在一段时间内要能保持正常运行 。
③:正确性——功能能够正常实现,并符合用户预期的要求 。

【如何计算质量公式 如何计算软件的质量】
④:安全性——安全性确实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得不去面对和攻克的壁垒,在存在攻击可能性的所有页面务必要做好防范措施,也可以从安全性做的比较出色的公司学习经验然后切合实际制定符合自己产品的防护计划并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