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另外还有24节气当中也分别对应了不同的传统节日,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的节日 。
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1、习俗 : 吃团圆饭 , 祭祀,熬夜守岁 。
2、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 。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1、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 , 极尽天伦之乐 。
2、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 , 一起看春节晚会 。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1、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2、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 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 , 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天)
1、习俗:吃冷食
2、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
3、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1、习俗:扫墓、踏青 。
2、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 。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
3、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1、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
2、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
3、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 , 做香囊,门上插艾 。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1、习俗: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女红
2、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
3、妇女们穿针乞巧 , 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 , 陈列花果、女红 , 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1、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2、意义:俗称鬼节 , 祭祀先人、放水灯等 。
3、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 , 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
4、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 ,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1、习俗:赏月、吃月饼
2、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 。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 , 以月寄情 。
3、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1、习俗:登高、插茱萸 。
2、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 , 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
3、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 ,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
冬至:每年12月21、22或23日
1、习俗:吃饺子,吃汤圆,喝羊肉汤
2、意义:冬季的开始,祭天祭祖 。
3、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 , 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都要祭天祭祖 。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1、习俗:吃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
2、意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
3、腊八节的到来,就意味着离中国传统的春节越来越近了,浓浓的年味,在空气里蔓延开来 。在这个芳香弥漫的腊月时分,品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不仅养生,更寓意丰收美好 。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1、习俗:除尘、吃灶糖
2、意义: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
3、腊月二十三小年也被视为过年的开端,祭灶节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 , 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 , 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全家来年平安 。

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 。
一、春节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正月初一为春节 , 为新的一年的开始,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节日活动主要有拜年、贴春联、燃放爆竹、包饺子等 。
二、元宵节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元夕、元夜,有观灯、吃元宵(汤圆)的习俗 。南方包汤圆北方滚元宵 。
三、寒食节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或一日,不得用火,吃冷食三日 。传说晋文公流亡时 , 介子推曾为他割股充饥,但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忘记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愿夸功争宠 , 于是携母隐居;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后来晋文公反复请介子推出山,他不愿为官,最后晋文公放火焚山,介子推抱着母亲烧死在树下 。后人为纪念忠臣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吃冷食 。
四、清明节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清明节是每年的四月五日 , 主要活动是扫墓和踏青 。清明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 。描写清明节的诗作有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五、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 , 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艾叶、系红线等 。据说是为纪念屈原于此日投汨罗江而死 。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日期如下:
1、春节:正月初一,即农历新7a64e4b893e5b19e31333431343634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2、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 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3、土地诞(龙抬头):二月初二,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 , 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4、上巳节:三月初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该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 , 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5、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 , 禁烟火,只吃冷食;
6、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7、端午节: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8、七夕节: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 。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9、七月半(中元节):七月十四/十五,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10、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11、重阳节: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 , 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12、寒衣节: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13、下元节:十月十五,为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14、冬至节:阳历12月22日前后,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
15、腊八节: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16、祭灶节:腊月廿三或廿四,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 ,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    
17、岁除(除夕):腊月廿九或三十,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 。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 , 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  
传统节日的形成 , 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 , 其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涵盖了哲学、人文、历史、天文等方面的内容 , 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扩展资料:
中国传统节日的发展:
1、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内涵;
2、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 ,  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 , 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民俗节日来自于人文与自然文化 , 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祭祀文化有关;
3、每个传统节日有每个节日的活动载体,诸如庙会、灯会、舞狮、年例、扒龙舟、拜神、祭祖等等;
4、大部分传统节日形成于上古时代,先秦时期由于南北风俗各异,南北各地的风俗尚未融合普及 , 很多古已有之的节俗活动在中原文献鲜有记载;
5、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6、节日发展到唐代 , 已经从原始祭拜严肃的气氛中转为娱乐礼仪型 。从此,节日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7、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的全部内容 , 以及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