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后面是谁的墓,乐山大佛是怎么被现代发现的

乐山大佛后面是谁的墓

乐山大佛后面没有墓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 , 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 至唐德宗贞元19年完工,历时90年 。
乐山大佛后面是谁的墓,乐山大佛是怎么被现代发现的

乐山大佛是后人对这座位于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 。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迷 。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 , 这座被我们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
乐山大佛后面是谁的墓,乐山大佛是怎么被现代发现的

乐山处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之处,水势非常湍急,行经此处的舟船很多都会被湍急的江水吞噬 。唐朝中期,一个法名海通禅师的和尚为了避免此类惨剧再度发生,决心在山岩上临江开凿一座天下最大的弥勒佛像,让他不舍昼夜、千载万世地面对浩浩三江,保佑苍生 。

乐山大佛是怎么被现代发现的

乐山大佛它作为我国最大的一尊石刻造像,规模十分宏伟壮观,位于乐山三江汇合处,修建于唐朝,是一位高僧带领老佰姓,克服了艰难险阻,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修建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河妖,以免洪水泛滥,保乐山的市民的安危,因为乐山市的地貌底洼,三面环水,每年的洪水来临时,都会对市民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为了保一方平安修建的乐山大佛,修好至今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都是家喻户晓的,不存在什么谁发现的问题 。

乐山大佛在重庆还是成都

【乐山大佛后面是谁的墓,乐山大佛是怎么被现代发现的】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的乐山市,乐山市区与乐山大佛之间仅隔宽约300米的岷江 , 而乐山大佛(北纬29°54′东京103°77′)就在岷江与大渡河的交汇处的江边悬崖内 。乐山大佛屹立于此镇压江水 , 历经一千二百多年风雨,依旧挺立 。
乐山大佛的修建历史:
乐山大佛建造从公元713年修建到公元803年,历时90年,历经三代建造者 , 四位皇帝 。大佛坐像通高71米,头顶上有1051个发髻,额头宽度为10米,鼻子长 5.6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 。
佛像建造的发起人是海通禅师 。海通是贵州人,在凌云山结茅修行 。他看到三江水肆虐,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悲剧,于是立志开凿大佛,欲仰仗佛法,减煞水势 , 永镇风涛 。于是海通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于公元713年,动工开凿 。当时弥勒佛像作为武周时期广泛流传的佛像代表 , 自然成为海通造像的首选 。当大佛头、胸初具雏形,海通就圆寂了,大佛工程第一次停工 。
公元740年至公元746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出俸银20万两主持大佛续修 , 同时唐玄宗颁布“诏赐麻盐之税,实资修营”,支持大佛修造 。当佛像开凿至膝盖部位时,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工程因耗资巨大而再次停工 。
直到40年后,也就是公元789年至公元803年的15年里,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俸银50万两,完成了大佛膝盖以下的雕刻,包括莲花座和礼佛平台 。他还开凿了大佛左右外壁高18米的两龛力士造像和大佛右侧岩畔上的摩崖《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石碑 , 同时修建了大佛阁,使得大佛“趺足成形,莲花出水,如自天降,如从地涌”,终于在公元803年(唐贞元十九年)全部完工 。
以上就是关于乐山大佛后面是谁的墓 , 乐山大佛是怎么被现代发现的的全部内容,以及乐山大佛后面是谁的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