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表明:
1、60%的教师表示“感到自己经常疲惫不堪,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或者出现失眠、头痛、肠胃不适”等症状;
2、54.59%、31.07%的人偶尔或经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好像被掏空了一样,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
3、65%左右的教师反复出现压力症状 , 至少有30%的教师具有明显的职业倦怠 。

【作为教师,有了职业倦怠感该怎么办呢】
二、那什么是教师职业倦?。拷淌χ耙稻氲≈附淌Σ荒芩忱Ω吨耙笛沽Χ牟涣夹睦矸从Γ?是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下产生的情绪、行为、职业态度等方面的衰竭状态 。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及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小毛病不断;
2、对工作毫无热情可言,每天得过且过;
3、通过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等方式来回避现实;
4、感觉自己的工作毫无实际意义 , 非常无助;
5、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6、工作中经常有挫折感;
7、人际关系不融洽,甚至跟学生对不能做到心平气和;
8、刻意回避各种社交活动;
9、周期性的激动、沮丧、焦虑、恐惧等各种负面情绪,甚至绝望 。

四、教师职业倦怠又有明显特点:
1、男教师比女教师容易倦?。?
2、10-20年教龄的教师容易倦?。?
3、A型、C型人格特质的人容易倦?。?
4、高外控型的人容易倦怠 。
五、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比较理论

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往往会跟人进行对比 , 而对比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归因及情绪 。一般采用下位识别的教师,倾向于认为自己与那些经受挫折、表现很差的人很相似,并认为自己将与他们具有相似的未来 , 很显然,这将引发他们消极的情绪体验;采用上位对照的将将曾经打败过他们或在某一方面比他们优秀的人视为对手,这种方式使他们更消极的评价自己,并增长他们嫉妒和挫折的感觉 。这样的人也更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
2、资源守恒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资源的损失会让人产生不安,当所需的资源耗尽率大于补充率时,会产生倦?。淌κヌ囟ǖ淖试? ,或已有资源不足以应付需求 , 或投入的资源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时,倦怠就产生了 。
3、社会胜任理论
对教师职业的胜任能力的估计较高者,不容易产生倦怠 , 对教师职业胜任能力低估者,容易产生倦怠 。
4、组织支持理论
组织支持是指组织内部对教师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 包括对成员的关怀照顾,倾听抱怨 , 在他们遇到问题是给与帮助,并且公平的对待他们 。教师能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他们就更少产生职业倦?。喾矗?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同时缺乏组织支持时 。极易产生高水平的职业倦怠 。

六、明了了职业倦怠的定义、特点、原因 , 下面就谈一谈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 。
1、采用直接的问题中心的应对方式,有利于降低职业倦?。徊捎眉浣拥那楦兄行牡挠Χ苑绞礁菀自黾又耙稻氲?。所以 , 这种方式就是教师要调节自己的应对方式,在遇到问题中 , 训练自己采用直接的问题中心来应对;
2、寻求社会支持
形成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 。需要对教师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度,但只是信任 , 不能过度依赖,过度依赖会造成人们对教师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事实上 ,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已经够高了,教师一旦有什么闪失 , 所面对的不仅仅是道义上的压力,还要承担经济上甚至法律上的责任 。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是教师,所以社会上的各阶层一定要对教师公平认识 。学校要定期举办心理讲座,进行心理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放松、旅游,给教师提供一个身心放松的工作环境;而家庭,也要对教师的职业有足够的理解、支持,教师遇到烦恼 , 家人也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宣泄途径,帮助教师渡过难关 。
3、改变教师的职业价值观
转变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看法 , 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而是把教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 做到这一步不容易,但首先在态度上接纳它,这样你就可以全身心的去投入,而不会有过大的心理压力,教师这个光环也不会成为你的负累 。

4、积极的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教师的职业倦怠其实也是教师的心理问题 。职业倦怠轻的,靠自己调节 , 比较严重的,自己不能解决 , 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一般,心理专家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 , 严格按照程序,帮助咨询者,如认知行为法,系统脱敏法、人本主义、森田法等等 。
这是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些理解及解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
实际上不光是老师 , 任何职业做的时间久了,都会有一些职业倦怠心理 。这个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 , 对于老师的个人身心健康,对于学生的学习放果,都会产生极其不利的消级影响 。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学校以及老师自身,家庭还有社会都来共同努力消除老师这种倦怠心理 。

第一,作为教育部门应该积极主动的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 。可以定期的安排聘请一些心理方面的医生 , 来对教师进行讲解和心理辅导 。同时从政策角度对生活和工作有困难的老师进行支持和帮助 。消除老师的后顾之忧,解决老师的困难,帮助老师实现心理健康,积极投身于工作当中去 。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
第二,作为老师的学校 , 应该创造宽松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通过组织不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大家一起参加一些全校性的公益活动,促进不同教师个体之间的互动 。避免由于老师长期工作压力大,工作生活接触面窄,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的外部因素 。同时学校应该积极主动,帮助不同岗位老师之间进行适当的岗位调整和交流 。避免老师的工作长期单一化,比较枯燥 。

第三,作为以家长为代表的社会各界人士 。应该积极关心老师的工作生活,支持他们的工作 。配合协助和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 , 在家里 积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协助学生搞好社会实践活动 。为老师主动分担一定的工作压力 。须知只有老师的身心健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去 , 学生才能从中受益 。
第四,作为教师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压力 。可以利用假期发展个人的一些爱好,避免长期投入的单一的教学工作当中去心里产生不良的情绪 。
实际上在上面4条当中,教师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 只有教师积极主动地做出改变,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或者消除一些职业倦怠心理,始终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