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生命是短暂的,无形的生命是永恒的 。
宏大、辉煌、凝重、华贵……
这便是兵马俑武士们带给强烈感受 。
千姿百态的兵马俑映入眼帘 。武士俑高大威猛,俨然一幅即将奔赴战场的严肃表情,好像誓与对方死拼到底 。将军俑身材更为高大,“将军肚”微微隆起,显得十分沉着冷静,右手向前挥舞着,像是在号召将士们英雄前进 。两座跪射俑也颇具特色 。跪射俑,顾名思义就是跪在地上射箭的兵马俑 。远处,一组活灵活现的铜车马,他们仿佛也有生命,栩栩如生地从远古走来 。数不清的战士,呼啸着的战马,千人千面没有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 。这的确无愧于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美名 。
望着一张张生动的脸庞,现实与历史不断地我的脑海里交替辉映 。我的思绪回到了千年之前 。
战国末年,群雄并起,战乱频繁,烽烟四起,生灵涂炭 。乱世之中出英豪 。赢政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 灭六国,扩疆土,均田户,一位千古名帝就这样诞生了,他就是这些兵马的统帅——秦始皇 。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之纪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十年征战,一统天下,开天辟地,功载千秋 。秦始皇成功之后,人的本性又暴露无遗 , 他贪生怕死,想长生不老 。便率百官群朝到泰山封禅,亲自下东海猎鲸,请人越洋求药 。五次巡游,前呼后拥,浩浩荡荡 。他劳名伤财只为了自己寻求长生不老药 。更为可惜的是,在第五次巡游中 , 正值壮年的秦始皇竟悄然逝去 。而命运似乎也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数年后,秦始皇一手建立起的王朝,在项羽的一把大火中化为灰烬 。
回溯浩瀚的历史长河 , 秦始皇也只不过是一颗飞逝的流星,留在记忆中的只不过是几许稍纵即逝的光痕 。
阳光洒在兵马俑上,我思绪戛然面上 。放眼望去 。武士们依然威武地挺立着 , 依然是千年前的姿态 。他们神情凝重,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 。虽然经历风和雨的洗礼,他们手中的兵器早已不见,他们的色彩也早已褪去 , 但浑然木讷哪能掩藏他们曾经的辉煌和内涵丰富的历史沉淀?粗粝的本色怎能否认他们曾经的璀璨多彩?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撒在每个兵马俑的身上 。蓦然回首,那些沉默的兵马俑背后仿佛都隐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每一片盔甲里仿佛都蕴含着一个不朽的灵魂 。但这仅仅代表了历史的一页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
。“兵马俑有看头吗?”这样的问题想必是很多人的心声,而且这种想法并非只是针对兵马俑,所有的历史古迹都适用——XXXXX有看头/好玩吗?历史古迹确实不如游乐场好玩,但当你身临其境,去观察那些细节,去体会去感悟去遥想,你整个人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这就是历史的力量 。举个例子,很多人去看兵马俑,也就只是排队看看,拍个照,对于细节没有注意,也没有思考 。比如说,兵马俑中的兵俑们,为何都不带头盔?
▲秦始皇陵兵马俑
▲头戴麻布巾和板状帽的兵马俑
在考察中,一位历史学家发现了一耳光很奇怪的现象——出土的兵马俑中无论军官还是士兵,大部分都不戴头盔,士兵只在头上戴着一种麻布做的头巾,军官则是戴着牛皮做的板状帽子 。不仅如此,秦军的铠甲也是很简洁,大部分士兵的甲衣只保护身体的关键部位,而站在最前方的弩兵竟无一人佩戴甲片 。
▲商鞅剧照
是秦国无力为军队配备足够的铠甲吗?显然不是 。自商鞅变法以来 , 秦国逐渐成长为各诸侯国最富有的国家,《史记》中更是有“秦,带甲百万”的记载,可见根本原因并不是经济问题 。所幸在两千年后,一位兢兢业业的秦朝官员“喜”为我们揭开这一秘密 。“喜”曾三次参军,他用竹简记录了战场上秦军为争夺敌军首级而奋勇拼杀的热血场景 。
▲兵马俑特写
这一切都源自改革家商鞅亲自拟定的秦国律法,秦朝从此上下严格按照这套体系运作,犹如一台精密机器,并一直延续到秦始皇时期 。按照这套律法,秦国士兵只要斩杀敌人首级,就能获得勋爵,不但可以使自己出人头地,还可以将这份荣耀与贵族身份传给子孙 。按照“喜”的记载,秦军士兵在作战前后都会大量饮酒,精神非常兴奋,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
▲秦朝疆域全图
对这些将士而言,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无疑会妨碍到他们的杀敌数目,因此不少秦军直接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如此彪悍的作战风格,与充满实用主义、满怀开拓和进取精神的秦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秦人崇拜规则和秩序,藐视中原人中庸谦让的伦理道德,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
【兵马俑有什么可看的吗 兵马俑有看头吗】
▲秦始皇嬴政剧照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国家性格间接促进了秦帝国的崛起,但它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也是被这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 。这个深藏不露的力量不但缔造了一支强大军队 , 更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沉浮 。当前者超越了时代,等待这个国家的或许只有灭亡和千年之后人们的一声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