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是什么习俗 七月半是什么时间

七月半一般指中元节 。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 ,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 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 。《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 。”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 , 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 , 民间选择在七月十四(二七)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设在七月十五日 。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 。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 。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民间传统节日 ,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 , 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原是小秋 , 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 , 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 , 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把祖先 。
【七月半是什么习俗 七月半是什么时间】
2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 。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 。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
3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 。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 ,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
4七月半鬼节的由来 。农历7月15鬼节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 。民间有阳间过元霄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 。据说 , 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我们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心想事成 , 快乐享受人间没来得及享受的幸福 。
5因此 。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鬼节的由来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 , 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 。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 , 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
6据说当时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 。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 , 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 , 菜饭却被饿鬼夺走 。目莲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 。按照指示,目莲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 。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 。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