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的修建时间是什么时候
中国长城建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 。自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秦始皇统一中国,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在此之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 , 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而且不同时期对它的称呼也不同 , 直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末年,前后一共修筑了两千多年 。
清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 , 可以说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 , 一直没有停止过修筑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如果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
长城,又叫万里长城 , 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军事工程,它不是一道单纯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和大量的亭、障、城、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 万里长城的称号是从秦始皇连接长城开始的,明朝则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长城资源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等15个省区市,它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
八达岭长城始建于什么时期
中国长城始建于什么时候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胆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 。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
万里长城始建于哪个朝代?。?
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 。始建于春秋战国(西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 。西起嘉峪关,东到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 。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 。简称为长城 。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 。秦始皇后来将这些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 。据说当时动用了三十万的兵士和数百万的人民与奴隶 。不过,长城并不能达到完全防止异族入侵的效果 。因为长城完成之后,北方异族依然常跨越长城,偷袭中国边境的村落,抢夺农作物或家畜 。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 。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 。长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颇不相同 。汉代以泥和芦苇修筑长城 。长城体积也各不相同,以居庸关一带来说,高约8.5公尺,下部宽8.5公尺,上部宽约5公尺 。每隔 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当于城楼) , 高约12.3公尺,多数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则置两、三重 。长城东段经过山地或丘陵地,古称「堑山堙古」、「用险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伟;中段、西段都在干燥区域,人烟稀少 , 仅色荒凉 。如果登临其间的雁门关、居庸关、古北口或山海关,遥望我国山川的伟大形势,将令人叹服先民开疆拓土的艰难 , 而激起无限的壮志雄心 。
万里长城始建于哪一年?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 。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现存的长城,修建于明代,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穿越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个省、市、自治区 。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其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统一前北方互相争斗的诸侯小国各自建造的长城衔接起来 , 形成穿山越岭的北方边界的屏障 , 长达5000多公里 , 是抵御来自北方蒙古大草原上游牧民族骑兵袭击的壁垒,也是秦始皇自身权力和荣耀的一个有利证明 。汉武帝也曾多次修筑长城,用以保护河套、陇西地,加强东西方交流,其长度达到了10000余公里 。到明代 , 为防止前朝(元)残留势力南下 , 也不断修筑北方长城,全长达7300多公里,整个工程延续了200多年 。在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 , 统治者也不同程度地修筑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公里 。因此,长城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 。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所经地形极为复杂,根据地形又采用了不同的奇特结构,充分显示了华夏祖先的聪明才智,在世界古代工程史上可谓罕见 。长城在重要道口、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立关城 , 即便于交通,又有利于防守 。在墙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强台 , 用于左右射击 。长城每隔一段距离 , 设有敌楼,用于存放武器、粮食和士兵居?。?战时用作掩体 。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燧、烽火台,用于在敌人入侵时 , 举火燃烟,迅速传递信息 。城墙沿着山坡起伏延伸,穿过沙漠和沼泽 。土制的墙以石头为地基,表面用砖块贴饰 。从瞭望台上能看到烟雾信号,而在晚上利用篝火,这样消息能以罕见的速度横越全国 。
自修建以来,长城就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长城的守失关系著许多朝代的更替,关系著中华民族的兴衰 。伴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役的发生,英雄人物云涌而出,大大丰富了这座亘古建筑的文化内涵 。如战国时代的赵国名将李牧 , 后代为纪念其功绩,在雁门关修建了李牧祠以为纪念,至今其遗址尤存 。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长城的故事 , 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姜女哭长城,在山海关还建有孟姜女庙,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 。
长城建于哪个朝代
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明朝都在不断地修整建设 。
【八达岭长城始建于什么时期,中国长城的修建时间是什么时候】
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 。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 。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 。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
长城美景 。(4张)
据记载 , 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 , 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钜工程与防患意义 。它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 。故此,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著中华民族坚不可摧而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世界的骄傲 。
中国历代长城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 。“内边”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 , 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 。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 。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
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 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
万里长城始建于什么年代
长城始建于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 大规模建造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
长城始建于()时期,经过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 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 并且继续修建 。
万里长城建于哪个时期?到什么具备了规模 它全长多少千米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 。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 。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 。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
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山海关 , 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通称万里长城 。
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1368-1644年)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5千公里 。如果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度超过了5万公里; 如果把修建长城的砖石土方筑一道1米厚、5米高的大墙,这道墙可以环绕地球一周有余 。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 , 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万里城墙上,分布著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
各地的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建筑得特别坚固 , 保存也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方 。此外还有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等 。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 。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 , 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 , 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 。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 , 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 。从文帝到宣帝 , 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 , 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 , 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 , 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 。(但据报道 , 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 。)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 。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 , 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著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以上就是关于八达岭长城始建于什么时期,中国长城的修建时间是什么时候的全部内容 , 以及中国长城的修建时间是什么时候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