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内容都是怎么写的,怎么来的

【春节习俗内容都是怎么写的,怎么来的】
春节自古有百节之首的说法,有关春节的各种民间传说故事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这些传说故事在各地流传的过程中 , 其具体的内容细节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差异,但基本的故事框架却大致稳定 。追溯这些民间传说的本源,仿佛是阅读一封跨越数千年的信 。我们为什么要过春节?这些传说故事中也隐藏着祖先们的答案 。
在咱们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诸多节日中,如果要选择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 那无疑是春节了 。春节自古有百节之首的说法,有关春节的各种民间传说故事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这些传说故事在各地流传的过程中,其具体的内容细节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差异,但基本的故事框架却大致稳定 。追溯这些民间传说的本源 , 仿佛是阅读一封跨越数千年的信 。我们为什么要过春节?这些传说故事中也隐藏着祖先们的答案 。
一、关于春节 , 那些常见的民间传说
关于春节的民间传说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春节故事 。但如果我们仔细梳理这些传说就会发现,还是有一些故事在全国各地普遍流传的 。虽然这些故事在文本细节上可能有差异 , 但大致的框架还是差不多的 。咱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里面选择了几个,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首先是关于过年的,这应该是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传说年是一种吃人的怪兽 。但这种怪兽特别害怕红色,也害怕响声,同时又特别忌讳人说它胆小 。因此人们在过年的时候,会贴各种红色的纸,还会放鞭炮,都是为了对付这个怪兽 。
想象的年兽形象
其次是关于压岁钱的传说 。传说有一种叫做祟的妖怪,红眉绿眼 , 比鬼还鬼 。这种妖怪专门在腊月三十的晚上出来残害小孩 。于是人们就用红纸包十个铜钱放在小孩的枕头边上,祟拿了钱就不伤害孩子了 。
再次是著名的门神的传说 , 说的是秦琼和尉迟敬德守护李世民的故事,由此产生了贴门神画的习俗 。
门神贴画
第四个是关于过年贴福字的习俗 , 流传比较广的是和朱元璋有关 。传说有一次过年,朱元璋要杀一户门上贴了福字的人,然后马皇后心善,就偷偷地传话让所有居民家里都贴上福字 。
最后是关于社火的习俗,传说是因为古代的一场大瘟疫 。百官受到土地神的指点,组织民众敲锣打鼓走家串户,最终战胜了瘟疫 。延续至今,在春节期间有些地方会有社火仪式,人们组成队伍敲锣打鼓,祈求来年无灾无病 。
陇州社火活动
所有这些传说,在今天的人看来似乎有些原始和荒唐 。但如果我们追溯这些传说的起源,实际上可以看出先民们的许多观念和意识 。我们为什么要过年?以及为什么春节会成为百节之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完成的 。这样一种“集体主义”的叙事明显不是偶然 。因为在个体的生存能力极为有限的环境下,先民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下来 。尽管这集体的形式,从一个山洞,到一个部落,再到一个家族以致邻里乡党,其范围在不断地扩展,但精神的内核并没有变化 。
原始的人类群体
这样一种群体意识,其实也反映在春节的很多习俗中,比如说拜年 。在整个古代社会,拜年实际上都是采取“团拜”的形式 。不论是官方皇帝与大臣们的“大朝会”,还是民间亲族之间的拜年活动,实际上都有着强化集体意识的作用 。即便是到了今天,随着人们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展,血缘地缘的羁绊在不断弱化,每到春节,人们依然会尽可能地回到家人的身边 。团圆,依然是春节固有的文化习俗,亲族和睦也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变的向往 。
春运回家的人们
文史君说
咱们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都有各自的风土人情 。然而,春节却是我们绝大多数民族、地区都有的共同节日 。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了各种春节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与春节这个节日一起 , 跨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甚至跨越了民族,延续几千年而经久不息 。
我们经常说“爱国”,说“民族情感” , 但实际上国家也好民族也罢,不能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所有的情感 , 都是要有具体的事物作为附丽的基础的 。而春节这样一个节日,以及流传下来的这些传说故事,让几乎所有中国人 , 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开展着同样的活动,共享着同样的记忆 。数千年的循环往复,才构成了我们今天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文化基础 。
春节的传说故事,早已不再是简单的故事,而是承载着祖先的记忆 。隔着数千载的时光,阅读祖先们的来信,不妨说一声:你说,我懂

春节习俗内容都是怎么写的,怎么来的


春节习俗内容都是怎么写的,怎么来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