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风俗有哪些,白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

白族的风俗有哪些

1、习俗:在白族的家庭中,儿子成婚后与父母分局,白族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是非常的热情,凡客人来到家中,必定以三道茶来接待;
2、婚俗: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果同意,要向南方送粑粑,同时在婚礼时,新娘要到厨房制作鱼羹;
3、食俗:白族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主要以玉米、洋芋、荞麦等为主食;
4、节庆:白族的传统节日也很多,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三月街,同时三月街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
5、建筑:白族的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大部分院子都是由院墙、大门、正房、左右耳房组成;
6、斟茶:给客人斟茶不能够斟满,同时有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说法 。
白族的风俗有哪些,白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 。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男子成婚以后,要与父母分居,另外组织小家庭 。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自己的烹调技艺 。白族人热情好客,来客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迎接,并以酒、茶相待 。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渲幸栽颇鲜〉陌鬃迦丝谧疃?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 , 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
白族习俗有,三月街 , 名观音市 , 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绕三灵,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剑川骡马会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农历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 。葛根会,农历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等等 。

白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

目录
详情
17
白族 [bái zú]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 , 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文化
宗教信仰
本主崇拜是白族全民信奉的宗教 。本主白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即“我的主人” 。他们是白族村社的保护神,有的一村供奉一个本主,也有几村供奉同一本主的情况 。只要和白族村社有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都可以成为本主,所以在本主神祇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山川树木、虫鱼鸟兽之神,也有佛道之神、儒家典范人物及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既有王室、贵族,也有英雄、平民;既有白族人物 , 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物 。这充分体现了本主崇拜兼容并蓄的特点 。每位本主都有自己的节日,就是本主庙会 。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 不仅节庆、重大事件都要到本主庙去献祭,举凡婚丧喜庆、疾病灾害、出门远行等,也要到本主庙祭祀,以祈求本主神的保佑 。
此外,道教、基督教在白族群众中也有一定影响 。
服饰
【白族的风俗有哪些,白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习俗
传统节日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佳期 。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 , 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
绕三灵 , 农历四月下旬,为期三四天 。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剑川骡马会
本主节
蝴蝶会 。朝鸡节,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住屋形式婚俗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 。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 , 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抒发感情,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 。婚礼期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白族好客,无论平时或节日,若有客至都要先奉沈茶,并且连斟三道,称三道茶 。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民间有“酒满敬人 , 茶满欺人”之说 。

白族的风俗是什么样的

白族的风俗习惯: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 。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对客人 , 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 。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 。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 , 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
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 。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 。
5.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 ,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语言 , 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
白族的风俗有哪些,白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

生活习俗
住屋形式
白族住屋形式 , 坝区多为“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一正两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厨房、畜厩俱各分开 。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草房、“闪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 , 炊爨和睡觉的地方常连在一起 。
婚俗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 。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 。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活动比较自由,他们通常利用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的机会谈情说爱,通过山歌试探对方 。
日常礼仪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 。家中来了客人 , 以酒、茶相待 。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礼 。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 , 茶满欺人 。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你)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
娱乐活动
白族民间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赛马、荡秋千、耍麒麟、泼泥赐福、跳花盆、跳山羊等 。
荡秋千:白族山区森林密布,藤条纵横林间 , 农民与山民平时采荞伐木,砍柴取暖,常于藤条蔓枝过手,练就荡藤攀索的本领,极喜爱荡秋千的活动 。每年春节,山区,常在大榕树下捆绑篾索以成秋千;坝区 , 则在宽敞的坝坪立起三四丈高的杆架绑扎秋千 。最精彩的莫过于青年男女双双同荡,这时常赢来围观群众的戏耍逗趣 。
以上就是关于白族的风俗有哪些,白族的风俗特色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白族的风俗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