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部,由维提、瓦努阿两大主岛及附近的330个岛屿组成,北部隔海与图瓦卢相望,东部隔海跟汤加相望 , 南邻太平洋 , 西部隔海和瓦努阿图相望 , 陆地总面积为1.83万平方公里 , 水域面积为1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1.2万,首都是苏瓦 。斐济是个多民族国家 , 其中斐济族约占总人口的57% , 印度裔约占37.5%,国民大多信奉基督教或印度教 , 英语、斐济语、印度斯坦语同为官方语言 。

斐济地图
斐济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 早在公元前1500年,当地便有人类定居,但直到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 , 始终停留在比较原始的社会阶段 。1643年,荷兰航海家塔斯曼率先“发现”斐济群岛 , 但并非实施占领 。从1804年开始,欧美各国移民纷纷拥到斐济群岛采伐檀香木、从事捕鲸业,并与当地土著民通婚 。1874年,英国通过武力威胁,强迫群岛部落联盟最高首领萨空鲍(俗称斐济王)臣服,由此将斐济变为它的殖民地 。
英国征服斐济后,大量招募印度契约劳工到斐济从事甘蔗种植,时间长达30余年(1879-1916年),由此使得印度裔移民数量激增,最终成为斐济第二大族群 。二战结束后,斐济民众举行大规模的反帝反殖、争取独立的运动,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斗争,终于在1970年10月10日赢得独立 。斐济独立后,跟英国继续保持特殊关系,不仅加入英联邦 , 而且依旧拥戴英国国王为元首,直到1987年才建立共和国 。

斐济境内的印度裔
平心而论,斐济境内的资源比较丰富 , 具备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 。截至目前 , 黄金、银、铜、铝土等矿藏的探明储量相当丰富 , 近年来又勘探出相当数量的石油、铝矾土资源 。与此同时,斐济富含森林资源 , 森林面积达93.5万公顷,盛产优质硬木和松木 。此外,斐济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 , 盛产金枪鱼、旗鱼、剑鱼、石斑鱼、苏眉鱼、笛鲷等鱼种及海参、黑珍珠,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近10% 。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斐济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好上述资源,如果该国局势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完全有可能摆脱贫困,步入富裕国家的行列 。然而,由于斐济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掠夺,加之独立后政局长期不稳、经济基础薄弱、吏治腐败、灾害频发、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起伏不定等原因,导致经济发展波动性很强 , 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

斐济首都苏瓦
虽然斐济经济近年来保持增长势头,但由于该国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至今仍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国家财政严重依赖制糖业和旅游业的收入 。近年来,虽然斐济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使得国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距离富裕国家的水平还相去甚远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斐济2019年的人均GDP为6220美元(约合41674元人民币) , 属于中等收入偏上国家 。
虽然斐济实行免费医疗和9年制义务教育 , 但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物价居高不下 , 导致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水准很低 。截至目前,斐济的贫困率高达48.6%,失业率达8.8%,文盲率达6.3% , 新生儿死亡率达10.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达25.6‰,国民营养不良率达3.9%,平均最低工资仅有2.68斐元(约合8.46元人民币)/小时 。上述数据令人忧心,也值得执政当局引起高度关注 。

斐济风光
虽然斐济的生存现状相当糟糕,但并不妨碍“别有用心者”掩盖真相,将它捏造成一个无比完美的人间天堂 , 用以榨取不明真相者口袋中的金钱 。例如,把斐济描绘成“无癌国”的文章在中文网络上极其流行,并且声称斐济之所以没有癌症患者 , 除了当地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民众乐天知命外 , 还缘于岛民特别喜欢食用杏仁,而杏仁中所含的苦杏仁甙成分(即维生素B17)正是抗癌的“灵丹妙药” 。
然而一系列研究表明,苦杏仁甙对癌细胞固然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但由于效果不明显且危险性高,因而在临床当中很少使用 。更加可怕的是,苦杏仁甙的有效成分是氰化物,而氰化物是剧毒化学成分 , 可以阻断人体细胞有氧代谢,引起窒息死亡,因此在美国医疗界被明令禁用 。如此看来,长期食用杏仁非但不能强身健体、抗击癌症 , 反而对人体有害,所谓“杏仁抗癌”说由此成为无稽之谈 。

斐济妇女
除此之外,斐济官方和权威研究机构的说法,还给我们真实地展现出这个“无癌国”的真相 。2012年,时任斐济卫生部长曾指出,癌症是该国第三大致死因素,每年约有1/10的死者是因为罹患癌症而去世,其中尤以宫颈癌和乳腺癌最为严重 。而斐济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字则显示,该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1100人,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约700人 。由此可见,斐济非但不是“无癌国”,而且癌症患者数量和发病率还相当惊人,绝非网络上宣传的那般美好 。
【斐济是个怎样的国家】
参考书目:《列国志:斐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