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七月十四为什么要叫做鬼节

今天是农历的7月15为北方的鬼节,昨天农历的7月14为南方的鬼节 。南北鬼节的日子不同 , 期间有民间传说,才造成了南北风俗的差异 。究竟7月14日为鬼节有什么传说呢?

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七月十四为什么要叫做鬼节

1、中元节祭祖的传统习俗是如何来的?
农历7月15日是我国的中元节 , 元就是开始 。中元节的到来意味着秋的收获来了 。这是北方民间祭祖的重要日子 。在这一天基本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祭祖 , 才有祭祖的传统习俗 。
7月15日在历史上并非是鬼节 。在过去7月15日叫小秋,也就是刚刚入秋的时候,这时候苞米、大米等新米开始上市 。人们为了使得祖先能够尝到新鲜的大米,于是在这一天用新米来祭祖,汇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
其实我国对于祖先的祭拜是非常尊敬的,这是不忘根,不忘本的优良传统 。因此,我国有了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之说 。在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祭祖,庆祝一年的开始;在中元节正好是半年期间祭祖,让祖先品尝人间的新粮 , 保佑丰收;下元节就是10月15日祭祖祭天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
2、7月15日鬼节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在传说中,7月被称作为鬼月 。也就是鬼门大开的日子,把地狱里的鬼魂全部放出来,尤其那些饥饿的鬼魂放到人间,寻找一些好吃的东西 。
鬼门大开时间是从7月1日开始,所以称7月为鬼月之说,可传说中南方是7月14日鬼门大开,北方是7月15日鬼门大开 。所以南方把7月14日称为鬼节,南方把7月15日称为鬼节 。
3、7月14日鬼节是如何沿袭而来的?
南方7月14日鬼节的由来 。主要是在宋朝时候,北方连年的征战,造成了民不聊生更,向南方逃难的人群非常多 。
北方主要是汉族人对于祖先是非常尊敬的,毕竟有孔孟之道的传统 。逃难的人群为了把祖先带在身边,必须在鬼魂出来的日子才能带走 。
在我国民间,每年祭祖鬼魂出来的日子是在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除夕 。这四大节日也是我国重要祭祖的日子,也是鬼魂接受后代送贡品和纸钱的日子 。
鬼魂出来一般是附在自己的灵位上,因此在民间好多地方要祭祖,都有祖先的灵位 。所以民间不管哪一个姓氏都有自己的祠堂,主要是摆放祖先的灵位 。
当时北宋战乱的时候,正值农历的7月份 , 好多汉人为了带走祖先的灵位,正好那一天就是农历的七月十四 。由于时间不允许,所以汉人就在这一天把祖先的灵位带到了南方,因此在南方才有了正月十四为鬼节之说 。
4、鬼节有哪些习俗?
鬼节在农村主要是祭祖,需要提供一些鸡鱼肉蛋及新鲜的水果、米等祭祖 。如果离家不是太近,一般都会在鬼节这天下午要到祖先的坟前祭祖 。
鬼节在城市里的风俗就多了一些,特别距离家乡比较远的城市,人在鬼节这一天大部分都要到街头祭祖 。这被城里人称作为烧街 。
家庭比较拮据的人,在这一天祭祖的时候,一般到城市的重要十字花路口,在路口处画上一个圆圈,在圆圈内烧纸钱 。主要是给祖先送纸钱,给路上的孤魂野鬼送纸钱 。
家里比较富裕的,就会在街上摆一些供品和蜡烛等 , 让祖先来品尝 。当然,现在禁止烧纸钱 , 所以现代人一般用鲜花来替代 。
对于一些水域比较方便的祭祖方式,一般是放河灯 。大部分都制作荷花样的荷灯,放在水里面,让水带着河灯寄托对祖先的哀思 。
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七月十四为什么要叫做鬼节

5、鬼节需要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鬼节这一天尽量不要出门 , 特别在下午5点以后,天色已晚,传说鬼魂出动 。尤其是不要到河边,海边防止水鬼找替身,最后有可能会出现不吉祥的事故发生 。当然,也不要下河洗澡了 。
2、鬼节这一天不要在街上捡钱 。毕竟鬼节有很多人烧奸,也就是在街上烧纸钱,即便是在路上见到了钱,尽量不要去捡,这是留给那些孤魂野鬼 , 或者一些没有钱的小鬼们 。当然 , 这只是传说而已,如果真正的遇到了很多的钱,还是要捡的 。
3、鬼节这一天不要带着铃铛,或者风铃等有响声的东西 。这些东西在传说中就是招魂用的 。其实我们在电视剧里就看出那些做法的人,经常拿着铃铛晃着响声用于召回鬼 魂的做法 。也就是在鬼节这一天,一旦有响声,鬼就会随着声音而去 。
4、鬼节这一天不要吃贡品 。尤其在农村祭祖回来以后,把祭祖用过的贡品不舍得扔掉,会再加工吃掉,这是防止浪费 。其实这些剩余的贡品可以过了鬼节这一天再吃可以了,没有必要再补一些这一天吃,毕竟这一天饥饿的鬼 魂比较多 。
5、鬼节这天晚上,走夜路不要回头 。传说中鬼节这一天鬼魂全部出动,主要是在人间寻找钱财和食物 。如果人在走夜路的时候听到后面有响声,或者是其它的动静,尽量不要回头直接走回家就可以 。
6、鬼节这天晚上,出现鬼压身的现象很正常 。或许很多人不相信,但现实确实在鬼节这一天这种鬼压身现象,在体质弱的人身上经常发生 。出现这种情况,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睁开眼睛,打开灯,一切就没有事情了 , 或者是经历的呼喊家人叫醒自己 。
综上所述,7月14日鬼节是南方的节日,对于北方是今天7月15日鬼节 。这主要是各个地方风俗不同而已,没有什么大惊小怪,天地阴阳之分 , 是由日月锁定 。
今天是中元节,在北方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祭祖,就是为了告诉祖先和已故的人新鲜的粮食下来了,让他们品尝一下 。这种不忘根的良好的传统必须传承下去,只有这样自己才知道来自哪里,根在哪里,才有人生活的意义 。
我们这边安徽鬼节是七月十五,不是十四 。
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七月十四为什么要叫做鬼节

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
中元节的时间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的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的魂的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 , 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 , 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也就成为了我国最大的鬼节 。
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七月十四为什么要叫做鬼节

【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七月十四为什么要叫做鬼节】
鬼节的忌讳
1、晚上最好不要出去 中国习俗上称七月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尤其鬼节阴气最重 , 百鬼夜行,所以这天不应该在外逗留,夜不归家是大忌 。2、听到喊声不要回头 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若是听到有人呼唤你的名字,一定不要贸然应答,要确定清楚是谁在叫你在答应,以免被晦气缠身 。
3、避免佩戴铃铛、风铃 避免带铃铛、风铃等招来鬼物,床头最好也不要挂,风铃和铃铛声能够在阴阳两界传递沟通,很容易招来不好的事物 。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 若遇到鬼压身、鬼打了墙等灵的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 。
4、不要独自下水游泳 鬼月水鬼活跃,以防万一最好不要独自下水游泳 , 一定要找人陪同 。
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七月十四为什么要叫做鬼节

中元节的习俗
在民间传说农历七月十五日,鬼门开了以后都会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去给祖先祭祀一下,烧点纸钱和纸做的衣物等,好让祖先在那边也能过得快乐幸福,也有不让过世的老人不要太挂念着子孙孩子 。同时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家庭五谷丰登,也有一些生活的艰辛事情给老人唠唠抒发一下自己心酸事情 。这个节没有特定时间 , 一般都会在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完成 。中元节要以鸭子为祭品祭祀祖先,也爱吃鸭子 。有人说吃鸭可以辟邪,“鸭”和“压”同音,所以人们认为吃鸭可以压住鬼的魂 。这也是古代人对灵魂的一种崇拜和祭祀祖先、祈求家人平安的美好的诉求 。
为什么七月十四称为鬼节,七月十四为什么要叫做鬼节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