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求,姬松茸种植技术及方法

你好,小鱼儿仙倌为您解答 。姬松茸,又称柏氏蘑菇、 小松菇、巴西蘑菇,是一种担子菌亚门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的食用菌,在美国南部及巴西等美洲国家种植历史悠久,近些年,姬松茸才逐渐被引入我国境内福建、浙江、黑龙江等地区进行人工栽培,因其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极高,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广泛追捧, 使其市场需求日益剧增 。
姬松茸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腐生菌类 , 整株均可炖汤、翻炒进行食用,营养丰富,其菌盖味道鲜嫩,菌饼味道香脆,具有独特杏仁香味, 在国内外市场中被广泛认可,价格稳定,种植效益十分可观,因此,国内适合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以满足市场需求 。
姬松茸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求,姬松茸种植技术及方法

一、姬松茸的特征特性
1、姬松茸形态特征
姬松茸是一种草腐好气性的中温偏高菌类,子实体较粗,菌盖多为半球形的馒头状,表面多为淡褐色 , 晾晒后 , 逐步呈现金黄色,且表面呈现明显的生长纹,一般菌盖直径可达6-11cm;菌盖菌肉多为白色,中间部分较为厚实,可达1.0-1.2cm,由内向边缘菌肉逐渐变?。焕肷薹植济芗? ,宽度在0.8-1.0cm之间,在生长初期,菌褶一般为乳白色,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变为深褐色;菌柄表面多为乳白色,呈粗细均匀的圆柱状,基部略有膨大,一般长5-12cm,直径在2-3cm之间 。在栽培过程中,姬松茸菌丝体多为白色,一般呈粗壮线状,一般选取双核菌丝体进行人工栽培 。
2、对生长环境的需求
?温度需求:姬松茸属于中温偏高的菌类,对生长温度要求较为严格 。首先,菌丝体在12-30℃的环境中均能生长,温度低于20℃时,菌丝生长放缓;温度高于30℃时,菌丝易老化;因此 , 为保证菌丝健壮发育,其生长温度控制在22-28℃较为适宜;其次 , 姬松茸子实体适宜在16-22℃的环境中进行培育 。
?湿度需求:姬松茸栽培过程中,各生长阶段对水分需求量不同 。首先,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中 , 菌丝体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6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为宜;菌丝接种后,覆土层含水量控制在60%-65%较好,空气湿度要适当增加,一般要求达到85%左右;
姬松茸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求,姬松茸种植技术及方法

?空气需求:姬松茸作为一种好气性的食用菌,其菌丝生长发育对空气无严格要求,一般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000mg/l左右即可;另外,进入出菇期后,子实体生长发育对需求量较大,菇棚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保持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100mg/l 。
?光照需求:姬松茸人工栽培过程中 , 其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均不需要光,以暗室培养为宜,避免强光照射,使姬松茸菌肉肥厚,进而提高姬松茸的品质 。
?营养需求:姬松茸是一种草腐性的好养真菌,需要吸收培养料中的养料进行生长发育;因此,一般培养料以稻草、麦秆、木屑、棉籽壳等为主料,以牛粪、马粪以及无机盐为辅料,以满足姬松茸的生长发育需求 。
二、高效人工栽培技术
1、品种的选择
姬松茸人工栽培时,应结合当地生长环境及市场需求,首选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适于保存的优质品种,以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目前,国内适于栽培的主要优质品种有姬松茸3号、姬松茸1号、白F103以及日本引进的岩出一号等等 , 具体生长特性如下:
?姬松茸3号及岩出一号菌种:株型相对较大 、馒头形菌盖 、 菌柄粗壮 、基部稍膨大严重、不易开伞等特性、优质且高产;
?姬松茸1号及白F103菌种:株型相对较小 、生长密度大、半球形菌盖、菌柄修长 、基部无明显膨大、优质且高产 。
姬松茸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求,姬松茸种植技术及方法

2、选址建菇棚
姬松茸生产过程中,以大棚层架式栽培为主,一般选择便于排灌、通风透气性好、地势平坦的田块进行建造床架式菇棚 。
建棚时 , 多采用竹条与木棍搭建高1.8-2.0m、宽1.8-2.0m的棚架,覆盖一层塑料膜后,加盖一层草帘进行遮光,可通过草帘调节菇棚温度;一般菇棚内两侧搭建3-4层的培育床,中间预留30-40cm作为通道,便于管理;床架层高40-50cm、床宽70-80cm即可 。
3、培养料的准备
①培养料配制
配方Ⅰ: 采用干牛粪1200-1500kg、麦草或稻草1200-1500kg、葛根渣1200-150kg按照1:1:1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再将磷肥30-50kg、石膏粉50-60kg、尿素5-8kg等养料加水拌入,预堆放1-2天,使草料充分吸收水分并软化,一般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70%,并通过添加石灰粉调节PH值在7.0-8.5;
配方Ⅱ:采用干鸡粪1200-1500kg、麦草或稻草1200-1500kg、杜仲渣1200-150kg按照1:1:1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 , 再将磷肥30-50kg、石膏粉50-60kg、尿素5-8kg等养料加水拌入,预堆放1-2天,使草料充分吸收水分并软化,一般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70%,并通过添加石灰粉调节PH值在7.0-8.5;
配方Ⅲ:采用干猪粪1200-1500kg、麦草或稻草2500-3000kg按照1:2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再将磷肥30-50kg、石膏粉50-60kg、尿素5-8kg等养料加水拌入,预堆放1-2天 , 使草料充分吸收水分并软化,一般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70%,并通过添加石灰粉调节PH值在7.0-8.5;
?对比来看:以麦草为草料配制的培养料产量更高,而且发酵过程中,麦草培养料不易塌陷、疏松通气性好,因此,培养料一般首选麦草作为主料配制 。
姬松茸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求,姬松茸种植技术及方法

②培养料发酵
?发酵、翻堆:发酵时间在10-15天,并进行2-3次翻堆
将预堆好的培养料移至发酵坑内,一层层均匀平铺,一般高度在1.2-1.5吗,按时进行通风透气,确保发酵坑内养气充足,使培养料快速发酵;发酵3-5天后,培养料温度上升至70℃以上时 , 应及时进行翻堆,使培养料中空气含量充足,排除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 。
发酵结束后 , 使培养料符合以下标准:
Ⅰ.含水量控制在65%-70%;
Ⅱ.养分含量控制在25%-30%;
Ⅲ.含氮量控制在2%-4%;
Ⅳ.PH值控制在7.0-8.0 ;
3、铺料与接种
①铺料:多采用平铺式进行逐层铺床 。
将培养量移入姬松茸菇棚内,采用平铺式将培养料逐层铺在床架上,一般厚度为20-25cm , 轻轻压实压平;然后 , 将菇棚打扫干净,并喷洒石灰水进行消毒,将菇棚密闭不断增加棚内温度,维持棚内温度在55-60℃之间,进行高温杀菌8-10小时,适当通风后,降温至30℃待接种 。
②接种: 多采用穴播与点播进行混合接种
姬松茸菌种进行接种时,在培养料上按照间距8-10cm、深度5-8cm挖穴,用70%左右的菌种进行均匀穴播;然后,整平床面 , 将剩余30%左右的菌种均匀播撒在床面,轻轻按压,使菌种与培养料密切接触 。菌种接种后,培养料湿度应保持在70%-80%之间,棚内温度维持在22-28℃之间,,每天按时通风透气1-2小时,以促进菌种快速发育 。
姬松茸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求,姬松茸种植技术及方法

4、覆土管理
?覆土时间:接种2-3周后 , 待姬松茸菌丝萌发至培养料66%时,及时进行覆土;
?覆土准备:覆土以地表下20cm左右的黏性土壤为宜,一般选用持水性好、疏松、通气性好、土壤颗粒不大于1.5cm的松软泥炭土最佳;将覆土筛细后 , 进行1-2天的晾晒杀菌 , 调节土壤含水量控达到可捏扁、不粘手的状态为宜,调节土壤PH值7.0-8.0之间;
?覆土方法:将覆土按照厚度2-3cm均匀覆盖在培养料上 , 厚薄均匀一致;覆土后,土层表面喷雾水进行增湿,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20-3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0%左右,注意按时进行通风换气 , 增加棚内空气流通 。
三、菇棚管理模式
1、出菇期管理
姬松茸菌丝接种后,生长发育对温度、湿度要求相对较为严格 。因此 , 待菌种接种后,应通过通风透气、喷雾水以及升降草帘来加强棚内温度及湿度管理,以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需求 。
Ⅰ.温度控制:低温易导致子实体生长发育延缓,高温易导致菌肉薄而不实,降低品质;
Ⅱ.湿度控制:过湿易导致子实体腐烂、滋生杂菌,过旱易导致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放缓;
姬松茸菌种接种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床架覆土及培养料含水量维持在25%-30之间,通过喷雾化水进行增湿,保持土壤含水量充足,以满足姬松茸出菇对水分的需求 。
姬松茸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求,姬松茸种植技术及方法

2、病虫害防治措施
姬松茸棚内栽培过程中,应做好棚内卫生管理,及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按时进行通风换气,以避免杂菌的污染、滋生病虫害 。目前 , 姬松茸主要常见的病虫害为胡桃肉状菌、蒲螨虫等等 。
①胡桃肉状菌
胡桃肉状菌作为一种姬松茸棚内常见的杂菌,其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及湿度较姬松茸要高,因此 , 应加强棚内湿度及温度的管控 。胡桃肉状菌出现后,会严重消耗培养料中的水分及养分,阻碍姬松茸的生长发育 , 严重降低姬松茸的纯化程度 , 降低品质 。
?防治措施:棚内若出现该类胡桃肉状菌,应及时进行通风透气,降低棚内温度、湿度,同时,采用2%-5%的甲醛进行集中喷洒发病区域,避免胡桃肉状菌不断扩散,造成更大面积的损失 。
②蒲螨虫
蒲螨虫作为一种以滋生于菇棚内微小的螨虫生物,繁殖力极强,易发于接种初期 , 主要侵食姬松茸的菌丝体 , 易造成大面积的减产,对姬松茸的危害极大 。
?防治措施:菇棚内一旦发现蒲螨虫的存在,应及时采用50%二嗪农乳油1500-18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2000-2500倍液,或70%溴氰菊酯1000-1500倍液,或70%菊乐合脂2000-2500倍液对发病区进行局部均匀喷施;也可及时采用磷化铝进行熏蒸,均可有效清杀蒲螨虫 。
姬松茸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求,姬松茸种植技术及方法

【结语】:近些年,随着国内消费者饮食理念的不断转变,姬松茸因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广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追捧及青睐 , 市场消费量日益剧增,但由于姬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相对严格,在我国迟迟无法得到大面积人工栽培,市场供应严重不足 。因此,在姬松茸人工栽培过程中,各地应结合其生长特性,引进优良品种,不断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栽培管理模式,进而实现姬松茸稳产增收的种植目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
3、播种
二次发酵结束后,待料温降到25℃以下进行播种 , 把菌种掰成甜枣大?。谂嘌现型谏钤?0厘米的接种穴,每隔断20厘米左右挖接种穴一个,播完1床在菌床表面再撒1层菌种 , 播完后,轻轻压一下,以免影响发菌,最后盖上薄膜 , 用种量每平方为1.5-2瓶 。
4、覆土 。
播种后15-10天,菌丝向接种穴四周蔓延生长3-5厘米时 , 用稻田土进行覆盖 。覆土时将土调至半干半湿,抖入菌菌菇生态,一瓶可以拌土500公斤,中间无白心,撒开为宜 。pH值7.0-8.0,约呈碱性,再在培养料料面上喷一次细水,然后覆土 , 覆土厚度约3.3-3.5厘米 。
5、出菇前管理 。
温度控制在20-27℃,湿度保持在75%左右,料面保持湿润 , 当湿度达不到时加入益富源菌菇生态宝喷洒,可抑制有害病原菌 , 有利用菇丝生长,原基形成 。
【姬松茸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求,姬松茸种植技术及方法】
5、出菇前管理 。
正常情况下35-40天会出菇,此时揭去塑料薄膜进行喷水管理,喷水一定要轻喷勤喷,每天喷水2-3次,每次喷水量约为500ml/m2,一定要注意床面土层不能积水 , 慎防菇床表面积水过多下渗造 成培养料腐烂 。使土层水分含量在55%-65%,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如菇房菇床表面不干,生长正常 , 可以减少喷水或不喷水,并加强通风,使菇房空气保持新鲜潮湿 。但忌直接向床面喷水 , 以免造成死菇,烂菇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