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防护主要包括,院感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标准防护主要包括

标准防护主要包括:
一、洗手和手消毒;
二、在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者是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或者预计上述物质会发生飞溅时需要正确地使用个人的防护设备,包括医用手套、口罩、医用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水鞋或者帽子、鞋套等;
三、小心处置锐器,医疗活动中要预防锐器伤的发生;
四、注意环境控制,对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
标准防护主要包括,院感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五、及时、正确地处理使用后被污染的仪器、设备和布类 , 防止微生物污染其他患者或者环境;
六、戴口罩以及护目镜也可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以及鼻腔黏膜 。
标准预防是指医院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以此来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 需进行隔离,无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者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的一种预防手段 。

院感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标准预防包括洗手、个人防护设备、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环境控制、正确处置医疗废物等内容 。
1、洗手
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
2、个人防护设备
在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或预计上述物质会发生飞溅时需要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包括医用手套、口罩、医用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水围裙、防水鞋或鞋套、帽子等 。
3、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需重复使用的利器 , 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
4、环境控制
注意环境控制,对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 。
5、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 , 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 , 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 。

标准预防包括哪些方面

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包括:
1、洗手和手消毒(手卫生);
2、在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或预计上述物质会发生飞溅时需要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 包括医用手套、口罩、医用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水围裙、防水鞋或鞋套、帽子等;
3、及时、正确地处理使用后被污染的仪器、设备和布类,防止微生物污染其他患者和环境;
4、小心处置锐器,医疗活动中预防锐器伤的发生;
5、注意环境控制,对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
6、正确地处理医疗废物 。
操作原则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操作的全过程 。
2、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以感染传染病均采取 。
3、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和面罩等基本措施 。
4、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操作时须戴手套 。
5、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 。
6、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 。
7、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身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
8、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戴双层手套 。

标准防护的定义是什么

标准防护(StandardPrecaution): 主要是降低从医院内已知或未知来源传播微生物的危险性,感染来源包含所有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汗液除外)、以及不完整的皮肤和黏膜等 。其主要措施如下:
1.洗手当可能接触感染源时,为避免病原菌之散播及保护医院中的所有成员,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洗手措施 。照顾病人及准备病人用物前后、处理检体后均需洗手 。
2.手套当接触感染源时 , 则需戴手套,处理完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
3.隔离衣有被感染源污染工作服之可能时穿著 。原则上一个病人使用一件隔离衣,使用后,污染之隔离衣应立即脱掉并洗手 。
4.护目镜有被感染源溅污脸部之可能时配戴 。
5.用具及设备受病人血液、体液等感染源污染之仪器设备,应以消毒剂彻底清洁;若只能单次使用之器具 , 使用后应丢弃勿重覆使用 。
6.环境清洁定期且彻底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 尤其是病人单位及常接触之表面,详细内容请参照手册第一章 。
7.针头、注射器、尖锐物等需丢弃於抗针刺容器内,使用后之针头尽量不回套,若必须回套则使用单手套针 。
【标准防护主要包括,院感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内容】
以上就是关于标准防护主要包括,院感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内容的全部内容 , 以及标准防护主要包括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