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腊肉,大家都很熟悉,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通常在农历腊月制作完成 , 所以称作“腊肉” 。每个地方的腊肉做法是不一样的,口味就不同,因而各具特色 。通常来说,南方主要是以腌腊猪肉较多,北方以腌牛肉为主 。虽然腊肉深受很多人的喜爱,是“舌尖上的美味”,但是最近这些年常常听说腊肉是会致癌的,让很多朋友不知道该吃还是不该吃,有人说吃腊肉能致癌,真的是这样吗?

吃腊肉会致癌吗?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怎样吃腊肉才健康?
【腊肉会致癌吗,腊肉致癌吗】
为什么会有腊肉致癌一说呢?这还要从腊肉的制作方法说起 。市场上售卖的腊肉通常采用高温熏烤的方式,并且熏烤使用的木质材料又很差,当温度过高,烤肉就会滴油,产生浓烟,这个浓烟里可有很多致癌物质,代表是苯并芘这种强致癌物质,经过浓烟熏过的腊肉很容易携带致癌物质 。如果长期吃腊肉 , 就会使癌症的发生概率增加 。另外,很多商家为了保存腊肉的新鲜感,会在腊肉中添加大量的盐,这种些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也称亚硝酸钠),亚硝酸盐同样是一种致癌物,长期停留体内肯定会致癌 。根据调查,很多爱吃腌肉的地区同时也是胃癌高发的地区 。所以吃腊肉致癌一说并不无道理 。
那么腊肉真的不能吃了吗?其实一般自己制作的腊肉,因为在晾制过程中是自然风干的方法 , 所以一般不会致癌,但是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最好少吃腊肉,因为腊肉的盐含量过高,长期贪食腊肉,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患者也要少吃 。
怎样吃腊肉才健康?
1.自己制作 。建议尽量吃自家制作的腊肉,在熏制过程中可以选择松树、柏树等优质材料进行熏烤,并且要控制熏烤温度,采用慢火慢烤的方式 , 可以预防致癌物质苯并芘的产生 。
2.注意烹调方式 。在食用腊肉之前 , 先用水要把腊肉先煮一遍 , 再弃掉煮过的水,这是因为在水煮过程中,亚硝酸盐通常会溶解在水中,煮完之后把水倒掉,接着清炒或者焖、蒸都可以 , 但是千万别油炸,因为一油炸 , 腊肉的致癌物又回来了 。
3.适量食用 。如果你有吃腊肉的习惯,每餐应该减少食用量 。在偶尔吃的时候,也需相对应减少食盐的摄入 。如果是猪肉,健康的范围也是每天每人在45g-75g的范围之内 , 避免因吃肉过多,给身体健康不必要的负担危险 。
腊肉,味道咸但风味十足、耐保存,四川、两广人群、江西等地 , 腊肉还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如干锅腊肉、炒腊肉、春笋炒腊肉、豆角烧腊肉等做法多种多样 。
几乎是南方人都非常喜欢吃的美食 , 可近几年人们听说南方人经常吃的腊肉,已经被传言为致癌美食,但为什么现在人们还在吃呢?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腊肉到底是健康食品还是致癌美食?

不管是在外面购买 , 还是自己制作,都会为了保存腊肉的口感 , 在加工过程中加入大量食盐,后期还可能需要烟熏烧烤 。如果是自己制作,肉需要大量时间才能腌制成功 。
有些人迫不及待的想要享受腊肉这种美食,在刚入味时就开始食用 。殊不知 , 这个状态下反而是肉中亚硝酸盐含量最多的 。人体在长期低剂量食用 , 就容易增加亚硝酸盐中毒的危险 。

严重情况下 , 亚硝酸盐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还会增加致癌危险 。这样的腊肉不建议大家食用 。并且,早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中心,已经把腊肉、腊肠列为1类致癌物,说明它对身体有明确的致癌危险 。如果大家想象不到,可以想象下烟草、酒精、黄曲霉毒素,这些都是和加工肉制品同等级的致癌物,大家要当心 。
此外,从腊肉的含盐量上来看,每50g腊肉中钠含量为400mg左右,而每50g新鲜猪肉,其含钠量只是30g左右 , 它们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

虽然过量食用猪肉等红肉,在相关调查上发现,会因为其中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 亚硝胺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甚至是致癌危险,但人们在适量食用的前提下,对身体健康是无害的 。
猪肉里有较多人体可以吸收的血红素铁、蛋白质,可给机体提供热量,预防缺铁性贫血 。所以,相比于腊肉 , 更建议大家适量食用猪肉,在选择上尽量不吃过量肥肉 。

在加工上 , 不油炸猪肉、烤猪肉,多采用蒸、煮、炖的做法会更健康 。平时吃肉 , 除了猪肉等红肉,还有鸡肉、鸭肉、鱼肉等,每天换着花样吃,营养价值高 。
营养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吃四条腿的不如二条腿的,二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大家可以多吃些鱼肉 , 尤其是深海鱼,对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