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 , 今年处暑过午了吗?有什么特点呢?
处暑无三日 , 新凉直万金 。处暑一到,离凉爽的天气就不远了 , 北方迎来秋高气爽,南方“秋老虎”快步赶来 。处暑,不仅有秋凉,还有期盼五谷丰登的喜悦 。到了此时,我国各地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又要忙碌于田间地头 。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老人说,今年是 ,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什么意思呢?今年处暑过午了吗?有什么特点呢?还能热多久?
今年处暑节气有啥特点?
2022年的处暑节气交节的时间的干支是壬寅年 , 戊申月 , 戊申日的戊午时 。能够明显的看出来,今年处暑没有过午 , 并且,地支中有两个重合的日子,分别戊申月和戊申日,而且天干也是重合的 。按老辈人的经验,处暑后还要热一段时间 , 可能会热到白露节气之后 。
当然,这只是一种经验说法而已,并没有科学依据,温度的强弱主要是由大陆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活动情况来决定的 。
今年处暑的交节时间是202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六 , 11点15分59秒 , 转化成干支年是壬寅年,戊申月,戊申日的戊午时 。怎么转化出来的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仅作为参考交流!
一、阳历年转化为干支年
转化之前 , 我们先列一张表,把天干和地支对应的数字列出来,为了方便讲解,我给大家列好了 , 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我们从图表中能够明显看出来 , 数字一定要从“4”开始 。例如,天干中“甲”对应“4”,“乙”对应“5”,地支中“子”对应“4”,“丑”对应“5”,这样依次对应下来就可以了 。接下来是重点,要好好理解一下 。我们要记住整数能够被10整除,余数为“0”的,对应的天干是“庚”;整数能够被12除整除,余数为“0”的,对应的地支是“申” 。需要注意的是,要整除后的余数,不要用计算器算到小数点 。
下面来把2022年的阳历年转化成干支年:
2022年的天干:2022÷10的余数是2,我们查一下上面的表 , 2对应的天干是“壬” 。
2022年的地支:2022÷12的余数是6,我们查一下上面的表,6对应的地支是“寅” 。
所以,2022年的阳历年转化成干支年就是“壬寅”年 。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二、阳历月转化成干支月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干支纪月”?是指用天干地支的方法记录月序 , 一个地支管一个月,是固定不变的,十二地支正好是十二个月 。把冬至所在的月份称为“子月”,大约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份里 。完整的十二建月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
干支纪月是以每月二十四节气交节日作为分界点,并不是以阴历初一为为分界点,是以立春日为寅月的开始 。
十二地支是如何对应天干呢?
也没有特别的算法和技巧,只要大家记住下面这个《五虎遁歌》 , 就能轻松找出来 。
《五虎遁歌》: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寅顺行流 。若问戊癸何处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
意思是说 , 这一年的天干是甲或己,那么地支的正月和寅相配就是丙,这一年的正月就是丙寅月 。乙庚之年的正月就是戌寅月,丙辛之年的正月就是庚寅月,丁壬之年的正月就是壬寅月 , 戊癸之年的正月就是甲寅月 。
需要了解的是,这里的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都是每年月份的天干,是根据当年“年的天干”来确定的 。这块很难理解,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 , 多看几遍就能捋顺清楚了 。例如,按上面《五虎遁歌》年的天干为甲己时,这一年正月的天干为丙 。年份的天干为乙庚时,这一年正月的天干为戊 。做成图表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刚才我们已经转化出来了 , 2022年是“壬寅”年,查看上面带有“丁壬”的那一行,找到今年处暑交节的农历七月,能够明显看出来是“戊申”月 。请看下图: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三、阳历日转化干支日
日干支算起来是比较麻烦的,我们也不用算,在万年历一查就知道了,如果,大家实在想自己算,就用下面这个公式来算就可以了 。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例如,今年处暑的交节日是2022年8月23日,转化成日干支= (2022-1921)×5+(2022-1921)÷4+235=101× 5+101÷4+235=505+25.25(取整数)+235=765.25(取整数)
接下来套用公式用n=765÷60的余数是45
所以,日天干=45÷10余数为5
日地支=45÷12余数为有9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把得出来的余数对应天干和地支是“戊申”,也就是说2022年8月23日是戊申日 。
四、时辰的转化
时辰的转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算法算出来,它就是五鼠遁法: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我们结合下面这张图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如果这一天是从甲开始的 , 那么这一天时辰的天干也是从甲开始的 。而我们知道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那么对应的就是“甲子”时,凌晨1点到3点对应的就是乙丑时,依次往后对应 , 到最后就是21点到23点对应“乙亥”时 。
明白这个,就能把今年处暑交节的时间11点15分59秒对应时辰干支找出来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今年处暑的交节日是“戊申”,11点是午时,按“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的方法找到“日干”带有戊的那一行和午时那行交接处,就是我们要转出来的“时干支” 。请看下表: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从上面的图片我们能够看到 , 今年处暑的交节时间11点15分59秒对应的“时天干”是“戌午” 。
所以,今年处暑的交节时间是壬寅年,戊申月,戊申日的戊午时,您学会了吗?一时可能很难理解,也没有必要非得弄明白,毕竟,现在纪年法也不用“干支历”了 , 用现在的西历更方便 。给大家科普“干支历”主要是让大家知道,我们也有自己国家的纪年法 。
“处暑不过午,热到白露后”啥意思呢?
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关于农历节气的谚语,意思是说“处暑”交节的时辰如果没有超过午时 , 那么暑热就不会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而马上消除,炎热的天气还得持续一段时间,大概有可能要热到“白露”时分,暑热才能慢慢消退……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湖南有句农谚:“过了白露节,屠夫硬如铁”,啥意思呢?
意思是说过了“白露”节气以后,天气一定会转凉 , 那时候卖肉的屠夫就硬气了,再也不用担心因气温过高而臭肉了 。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今年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个三伏天把人都热蠢了,都是因为“处暑不出伏,一年无春秋” , 明天(8月23日)就是“处暑”节气了,可是 , 三伏的最后一天却要到后天止(8月24),所以 , 因为这种特殊情况,今年的夏天比往年都要热很多,世界各地发生了诸多的旱灾 , 粮食大量减产,不是什么好现象 。
今年处暑“过午”了吗?
答案是:还没有过 。
今年“处暑”交节时间是农历7月26日中午11点15分59秒 , 正处在午时前半段,也正是阳气最旺时期,根据农谚的说法,可见今年处暑节气只怕还会比较热,这个主要表现在我们南方,据说北方已有冷空气到来,暑热已开始收敛了 。
那么,热死人的南方到底还要热多久呢?
这可是我们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基本上可以判断 , 就算它再热,只要到了“白露”时分,一定有所好转 。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三伏过后处暑是什么意思】
没办法,再坚持一下吧,幸亏我国电力还给力 , 如果实在受不了就躲在空调房里,多耗点电费少受罪 , 感谢祖国的强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