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怎么种,马铃薯怎么种植不长虫】
马铃薯怎么种?我觉得首先应该要弄明白马铃薯品种生物学特性 。
马铃薯又叫土豆,属茄科 , 一年生植物,地上部分有茎、叶、花、果实种子、地下部分有根、匍匐茎和块茎 。其中的块茎就是可食用部分 。
马铃薯是以薯块经过休眠进入营养生长 , 经历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块期和休眠期 , 最后形成产品器官 。
马铃薯发芽期耐旱,发棵时土层湿度保持在70%左右好,但是在结薯前控制水分 , 这样有利于结薯,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半干半湿 。结薯中期要供水多而且均匀,保持土壤湿度80%左右,开花期水分敏感,结薯后期应控制水分,不能多 , 如遇雨水多,应保持排水畅通 。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如光照不足或过于荫暗 , 茎叶会徒长,影响品质和上市时间 。
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它有逐年会矮化、结薯小、产量下降这一种薯退化特性 。
马铃薯对氮、磷、钾要求以发棵期到结薯期最多吸收量,在整个生长期中,吸收钾最多 , 氮肥较少,磷肥最少 。
春马铃薯栽培
1.选好地:马铃薯喜欢在土层深、疏松、排水透气性好、含有机质多的肥地,微酸性沙壞土为最好,连作地和粘性重的土不宜种 。
2.整地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公斤,并拌过磷酸钙20公斤、草木灰300公斤,一部分结合耕地翻入耕作层,一部分在开播种沟时施下 。整地要根据各地方品种、气候来确定种植方法,主要有垄作、平作和畦作 。在南方采用高畦双行栽培,以方便排灌 。
3.播种:一般在晚霜前20天左右,春季气温稳定在7℃,土层温度达7-8℃,就可以播种 。
在播种前,要把种薯处理 , 切块、催芽,选表皮色泽新鲜光滑、没有龟裂、无病的块茎作种 , 催芽前1天把种薯块沿顶向下纵切成数块,一定要带2个芽眼 。切好用净水冲洗晾4个小时 , 之后置于温暖暗室处进行催芽 。持续7-10天萌芽 。15-20天后,形成长0.5cm以上的绿色粗芽后特,即可播种 。有的也可不切块,选择种薯大点作种催芽 。催芽前最好用1-2ppm的赤霉素溶液浸种5分钟以上 。
4.种植密度:宽行60-70cm.窄行30-35cm,株距20-33cm之间,具体要看具体品种和各自地方因素确定,因地制宜 。每亩4000-6500个穴窝 。用种量150公斤左右 。适宜的密度应因品种、地肥力、栽培制度而定 , 一般一穴单株宜密,一穴多株要种稀些 。一般每亩出苗数在20200株左右产量才有保证 。在北方,多采用垄作,方法是在深翻耙平的地块上,用犁开沟深10cm左右 , 然后把种薯等距摆在沟内,将肥料均匀施入沟中并盖在薯块上,待到出苗后再培土起小垄 。
在气温高的 , 降雨量少的地区 , 可采用平作栽培 。方法同上,只不过开沟要深一些 , 播种后,要盖浅土 。出苗后要培土平沟 。
有的地方适合采用芽栽、坑栽等各种方法 。注意,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 都应深播浅盖土,出苗后再培土 。播种时把有芽眼的一面朝下 。寒冷的地区并用塑料薄膜覆盖,这样可促进马铃薯提前7天出苗 。
5.田间管理:春马铃薯播种后约30天左右就出苗,在幼苗将出土前消灭杂草,出苗后10cm时进行查苗补苗 。
出苗后7片真叶前,应多次中耕松土除草,少浇水,干旱地区开在出苗后浇一次水,对地肥力差的,结合灌小水施少量尿素进行提苗 。
幼苗后期匍匐茎形成后,地上部分生长加快,为促进茎叶生长 , 形成大叶面积,要适当灌水,并根据苗情追施速效性氮肥,增加施磷钾肥,并继续进行中耕培土 , 逐渐加厚培土层 。
结薯期,花蕾显时 , 把花蕾摘除,此时应灌一次大水,并进行“蹲苗”,防徒长苗 。此期也中耕培土,作用是能防热,防烂,利于结薯和防止薯块晒青皮 。保持土壤湿润 , 增施磷钾肥,配合氮肥,充分满足块茎膨大需要 。结薯后期要注意雨天积水,排水问题 。保持排水畅通 。
6.收获:当地上枝叶渐次枯黄,匍匐茎干缩 , 块茎表皮木栓化 。早熟种以出苗期计算起,为60天左右,中熟种75天 , 晚熟品种85天左右 。收获避免日光暴晒,减少损伤 。
很高兴解答 。马铃薯的种植我从记事起每年都种 。我们叫土豆也叫地蛋 。以前是从东北那边买种 。现在都是自己配种 。
首先在冬天就把土豆种放到暖和的地方促进发芽,到了来年春分就得种植,种之前先把长了芽的士豆种切成好几块,让每一小块上都至少有一个芽 。这个季节一般地里都比较干旱,先把地犁一遍,再调成1.2米宽的席子 , 在每个席子里沿席边挖上20厘米深的沟 , 浇上一遍水,等水渗到地里了就能种了 。把切好的土豆种按35厘米左右的间距均匀摆放在开好的沟里,在两块土豆中间放上肥料,再打上一遍驱虫的药 。这时候再把土翻回来盖到土豆种上 。
想让土豆早点成熟就再盖上一层地膜 , 盖上地膜也能控制杂草的生长 。一个月左右芽就出齐了 。太早发芽这个季节容易冻伤 。开花的时候最好把花掐掉 。整个生长过程基本浇三次水就能成熟了,看到叶子上有蜜虫要立马打药,不然会影响产量 。看看自家种的土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