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盐好还是多盐好,为什么是咸的

主流健康理念一直不厌其烦的告诉人们:少吃盐于健康有利,少吃盐血压不会升高,少吃盐还会降低心脏病风险 。
这个想法被普通人,尤其是老年人奉为真理,并且常年坚持着 。
然而 , 就在2018年12月17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少吃盐的建议,没有足够科学证据》的文章 。①

是少盐好还是多盐好,为什么是咸的

现实生活中,从普通人口中,到很多医生的叮嘱里,都能听到关于少吃盐的建议 。但事实上,这个建议的科学性还有待商榷,尤其对心衰患者来说,有力度的科学依据几乎没有 。
无独有偶,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杂志,人民日报在2018年12月30日,也突然发文告诉大家,盐吃太少 , 还有健康隐患 。
是少盐好还是多盐好,为什么是咸的

信奉“少盐”理念的你一定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突然不推荐少盐了 , 专家也意识到低盐饮食的危害了 , 我们来看一看真相▽
纽约时报:少盐未必健康
当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 。
而这被认为和慢性高血压有一定的关系 , 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过度劳累,甚至出现衰弱迹象 。
治疗的方式通常有:用药物加强心肌收缩,用其他药物(利尿剂)减少血液量,或者限制盐的摄入量 。
盐限制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AHA(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建议,一般人最好每天摄入少于2—2.4克的钠(相当于5-6克的盐),而对于高风险的人,建议每天少于1.5克的钠(相当于3.8克的盐) 。
【是少盐好还是多盐好,为什么是咸的】
为了更好的印证其科学性,《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 , 做了一项全面的研究调查 。
调查目标是:目前所有关于心力衰竭患者低盐饮食的随机对照试验 , 为的是评估少盐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实际作用 。
结果发现:没有数据明确表明,限制盐摄入量,可以降低死亡率或者心脏病 , 在其中仅有的4项门诊研究中 , 2项显示心脏功能没有改善 , 2项显示了改善(但不排出其他可能因素) 。
这是一个极少量的数据 , 所以Aaron E. Carroll教授一再强调:在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做基石的时候,盲目建议少盐,并不一定会换来健康,反而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
低盐饮食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加拿大肾脏疾病专家Jason Fung博士,在自己最新的文章《盐的骗局》中提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或许会让你对少盐建议的合理性发出质疑:↓
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在一项大规模饮食习惯普查中发现,吃盐最少的人,死亡率比吃盐量最多的人高出18% 。
这结果让很多人不安,但紧接着的第二次调查却再次显示,低盐饮食导致死亡风险增加了15.4% 。
也就是说,吃盐太少,很可能死的更早 。
按照大多数人的认知,吃盐最少应该是最健康的啊,但为什么死亡率比吃盐最多的还低?
事实上,近些年 ,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盐吃的太少,反而增加死亡率 。
→1998年,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一项研究 。
科学家分析了NHANES(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在70年代初期,对11348名北美人的调研数据 。
结果发现:低盐饮食,反而会使得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 呈负相关 。
虽然只是项观察性研究,不能对特定饮食提出明确建议,但你能清楚的看到,其结果并不支持常规的“少盐”饮食建议 。
→2006年,NHANES(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在《美国医学杂志》theAmerican Journalof Medicine上,发布了一项研究 。
结果显示 , 当钠摄入量低于2400毫克的时候,心脏病风险增加50% 。
既然少盐并不一定有好处 ,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盐可以放开了吃?并不是,还真的有个临界点 。
科学建议:每天吃多少盐更有利
2016年有一项发布在《柳叶刀》上的研究,就是关于盐摄入量的:
受试者13118人,横跨49国家,将近一半人有高血压 , 另一半没有,平均追踪时间为4.2年,得出的结果却是:1:对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每天摄取 10-22.5克食盐(4-9克钠),有最低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 。2. 对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每天摄取10-15克食盐(4-6克钠),有最低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 。
从研究中看到,吃盐过少或过多死亡率都会上升的情况,也就是说吃盐的量和死亡率的关系呈现U型相关 。
类似的结果,也被2011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一篇 , 历时3.7年,辐射17个国家,101945名受试者的研究证实了:
该研究显示:钠摄入量每天3 g – 6g(7.6g-15.2g的盐) , 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低,低于3g,或者高于6g,则风险都会相应升高,依然呈现呈现U型相关 。
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国内的膳食标准建议少于6克盐/天 , 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建议摄盐量更少 。
值得欣慰的一点是:中国目前的实际吃盐量还不错,日平均盐摄入量在12.5g,根据最新的研究来看,算是在正常范围内 。
我并没有鼓励高盐饮食,只是想减少大家对盐的恐惧感,并能从更客观的角度去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不要盲目少盐 , 尤其对老年人来说 。
还有2点我要强调的是:
→警惕一些不健康的盐,不要以为盐的摄入只在厨房的调味料中 。
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盐,而包含隐形盐最多的一般都是各种加工食品,比如罐头、香肠、面包、奶酪、饼干、人造黄油等等 。
有些盐的重金属含量较高,也要注意,最安全的盐,应该是几亿年前喜马拉雅山(大海)中的盐,没有污染,矿物质丰富,更加健康 。
→钾水平对高血压的影响大于钠
钠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 。严重缺钠是致命的 。人体内钠不足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血压低、肌肉痉挛等症状,至严重时,会造成急性肾衰竭而死亡 。
少吃盐,则是为了防止钠摄入过量 。
一般来说,除非是饥饿、大汗、严重呕吐或泄泻而造成钠的大量流失外,人不太容易缺钠 。相反,钠是膳食中最容易过量的元素之一 。
钠的过量,主要来自于盐摄入的过量 。目前膳食推荐食盐摄入量为每日6g,而我国的人均日摄入量达12g 。
钠是可溶性极高的元素 , 它很容易在胃肠道中被吸收入血液中 。当钠摄入过量时,血液中钠含量升高导致渗透压上升 , 一是会促进血压升高,二是使人体感到口渴 。
肾脏对人体钠离子的量会进行严格控制,会将多余的部分与水分一起排出 。如果钠摄入过高 , 同时因口渴水的摄入也会高,则肾脏负担加重 , 要将多余的钠和水分排出 。肾功能出现障碍者,是要严格控制钠的摄入的,以免发生高钠血症 。
除了食盐和咸味的调味品外,肉、鱼、奶等动物性食物含钠量都比较高,植物性食物(除藻类)的钠含量较低 。加工类食品的钠含量也比较高,因为可能含有不少含钠的添加剂,如防腐的苯甲酸钠、调节酸味的柠檬酸钠、膨化剂碳酸氢钠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