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对于我们是如此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又不可或缺,它的意义无论怎么估计都不算过分 。取火,对于今天的我们是顺手拈来的事儿,但在古代,这并不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
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有他们的祖先取来火种的神话故事 。在西方,有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来火种的神话;在中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 。
大约四五十万年前,原始人类就开始学会了用火 。由于取火的不易,原始人类往往保留着不熄的火塘,并成为部族环境的核心 。这种远古的生活方式,直到今天仍然能够留下一些影子 。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火塘代表着家庭 , 代表着祖先 。彝族、哈尼族、普米族、独龙族、傣族、景颇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的家庭堂屋里,都设有长年不熄的火塘,象征着这个家族代代相传 。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子女结婚若不离家,不另设火塘;如果另外立家或父母去世才另立火塘,但另立火塘者不能忘记自己的火塘是从哪个火塘分化过来的 , 逢年过节要去看望、祭祀“总火塘” 。
【古代的人如何取火】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习俗,至今人们还把子孙众多称为“香火旺盛”,把后继无人叫作“断了香火” 。
燧人氏钻木取火,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传说之一 。但是钻木取火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据说,达尔文在1813年环球旅行时途经南美洲,曾经看到印第安人用一根木棍在另一根木棍上刻有槽缝的地方用力摩擦,得到了火种 。但是达尔文自己用这种方法反复尝试,却无论如何也生不出火来 。

古人真正可行的取火方法 , 可能是用石块相互敲击产生火花 。1991年,有人在阿尔卑斯山麓的冰川里,发现了距今一具约有五千年的人类遗骸 , 在遗骸上发现有一套取火装置 。这是一个皮制的小荷包,里面装着火石,还有用真菌类植物干茸制成的火绒 。考古学家推测,这位古人就是用黄铁矿石的火石互相敲击产生火花以点燃火绒的 。
古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发现了容易打出火花的天然打火石 , 也叫燧石 。我国汉代以后,铁的使用已经很广泛了 。用铁片和打火石相击取火更为方便 。那时人们外出的时候,会在腰间左佩阳燧,右佩木燧,以备取火之需 。所谓阳燧就是铁片的打火石组成的 。此外 , 还备有一种火绒,是由艾加上硝水制成的 。相击得到的火星,点燃火绒获得火种 。
随着器物发展的进步,人们研制出了火刀,也叫火镰 。用火刀的钝刃与火石边缘相互摩擦撞击 , 当火花飞溅到艾绒上便会被点燃 。在火柴被发明出来之前 , 火刀就是人们可靠的生火工具了 。

1829年,英国霍尔登爵士用磷和硫磺制成了黄磷火柴 。1848年,德国的贝特卡又发明了安全火柴,成为世界上普遍使用的火柴 。火柴传入中国的时间,有比较准确记载的是1867年 。事实上 , 在火柴发明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仍然习惯用打火石取火 。比如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国外的打火石质量更好一些 , 中国开始从英国等地输入打火石,在1844年中国海关的大宗进口货物统计中,都提到了火石这一项,没有提到火柴,可见当时中国从国外输入的取火器物,还是打火石而不是火柴 。
风水轮流转,现在人们取火更习惯用打火机,很少有人使用火柴了 。而打火机的火星就是火石轮子抨击钢片撞击出来的 。其实,这和古人取火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


说到火,人们真是又爱又怕 。爱的是正是有了火 , 人类才摆脱了原始社会;怕的是火发起威来真是毁天灭地 。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取火的工具称之为“燧” 。而“燧”又分为金燧和木燧 。
金燧一般取自于大自然,比如下雨天打雷,雷劈向大地 , 引燃树木;还有天上的太阳,用铜镜照射引燃等等 。
木燧就取自于木,说起木燧 , 人们就很自然的想起发明了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正是有了燧人氏的钻木取火,人类才摆脱了黑暗 。
还有那就是石头,铁器的敲击取火,不过这种方法生火十分困难,也不知道古时的人们是怎样生起火的 。再之后就出现了火镰取火,这个比石头,铁器取火容易很多 , 这种火镰,用皮包着,里面内装铁刃,火石一片 , 火绒一团,然后用铁刃撞击就能发岀火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