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恐高症属于恐惧症的一种,恐惧症与恐惧不是一回事儿 , 与妄想产生的恐惧更不是同一回事 。
恐惧症是神经症的一种,恐惧是一种害怕的情绪,而妄想产生的恐惧属于精神疾病 。
如果只是恐惧的情绪,那么研究表明,91%的人都有过恐高症状 。不影响工作生活的状况下,可以不必管他,如果不是必要去好处 , 让你感到痛苦,那么就不用管它 。
妄想产生的恐惧,被害妄想、真性的、假性的幻觉产生的恐惧 , 病人不自知,家人的察觉并去精神科治疗是必须途径 。
恐高症,如果严重影响了工作生活,比如在低楼层就眩晕、电梯向上就恐惧,那么可以接受心理治疗 。
2、引起恐高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个性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其中遗传恐高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其他因素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得到很好的调试 。
3、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暴露疗法等行为疗法来治疗恐高症,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
想要自己克服,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神经症令人非常痛苦又无法摆脱,个人根本无法调节,应该尽快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
强调一点,心理治疗技术有很强的专业性 , 看起来简单,有的人想自己运用,这是很不理智的行为,就像药不能乱吃一样,得看医生,正儿八经地看医生!
【怎样克服恐高心理步骤 怎样克服恐高心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恐高症形成的原因 , 主要还是两点吧!
1.先天恐高基因的存在: 高度意味着危险,尤其是周围无所凭借的区域 。恐高是生存的本能使然,心理在告诫自己存在潜在危险 。该基因不断强化,这也是物种得以延续的保证 。
2.后天实践不足: 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人较少接触高地险境,导致人们的恐高心理难以改变 。

知道了这种恐高心理的成因后,我们再来谈谈如何克服它 。克服恐高症,重点还是怕什么就要练什么 , 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真正到高处去实践,要勇敢地站到能够引起恐惧情绪的高处进行自我锻炼,并保证足够的时间,习惯成自然,慢慢地这种心理障碍就会消失 。

当然恐高症状的克服,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实现 。所以,我们在进行实地锻炼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当适应了低处的环境以后,再慢慢往更高一点的目标前进,这期间的时间也是因人而异,有人可能几个小时 , 有人需要几个月或几年来适应都不足为奇 。


1,首先从较低处有意识地训练自己 。一米左右高的台子,试着走到边沿,站稳,眼睛从看远处到看脚下 。心中隐隐有点发憷,很正常,但提醒自己及时摔下去也没事,就一米高罢了 。心稳了,再试着伸一只脚出去,单脚站立 。多试几次,可以随意在一米高的台子边沿沿走,对自己很有信心为止 。
2,提高一点高度 , 站在二楼阳台上或者落地窗前,目光由远及近,看下面的事物 。心中感到害怕腿发软就立即看远处 , 一直训练到自己心稳为止 。再到四楼阳台和落地窗前继续训练,再上十楼、十六楼 。不要着急,给自己时间慢慢训练 , 以后站在阳台上和落地窗前就不会害怕了 。
3,和朋友们一块去爬山,在山路很陡峭的地段 , 停下来,站在台阶边 , 先看远处风景 , 目光慢慢收回移到脚下山路上来 。腿肚子有点发软,立即将目光看向远处 , 在由远及近多试几次,感觉自己很安全,再往上走,再训练 。
4,接着再去游乐园尝试摩天轮,摩天轮转到最高处时一点要从远看到近,看见路上的行人,心中不害怕,腿部不发软了 。接着在尝试高空秋千 , 秋千慢慢升起来时一定要睁开眼睛看周围景观,感受到自己很安全,恐高也会渐渐消失 , 惬意享受从高空往下俯瞰的景观 。至于跳楼机之类就别尝试了 。
5,现在高山上都有高山索道 , 封闭的,一次可以乘坐6人 , 内有语音提示 。游乐园练了胆后,可以坐索道上下山 , 透过索道的玻璃门窗欣赏山上美景 。尽管索道运行中有时会微微卡一下,但因为有人同行 , 所以可以放松心情看风光,不会紧张自己是否安全 。
6 , 通过以上措施练习后,外出出差、旅游乘坐飞机吧,挑战万米高空 。飞机起飞时,通常拉升上去后要下降 , 再拉高,有失重的感觉 。降落时也一样,心中少不了几许惶恐 , 但看见周围旅客都神色自如,自然放松自己的心情,透过舷窗看云海吧 , 顺便拍几张照 。这类有意识的多次训练后,一般的恐高容易克服,太过惊险的请勿轻易尝试 , 否则会被吓破了胆,需要心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