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白斩鸡,坊间人们总是拿小绍兴说事,大多以店主遭到恶人欺凌,一怒之下弃熟鸡于冰冷的井水中报复,偶然发现这一方法能使鸡皮脆、肉质嫩 。这一说法经久不衰,怡然成为上海白斩鸡的出处;还有人说白斩鸡诞生在我国清代 。其实不然,白斩鸡的前身并不是江浙一带的传统南食,它的做法原型出自北馔,是伴随唐代“索唤(快餐)”而诞生的“旋鮓”肴馔;它是宋代士庶南迁给南烹带来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
唐盛时期,由于宫廷官员讲究办事效率,为加快工作节奏 , “索唤”快餐业运营而生 , 催生出“旋鲊”美食的雏形 。“旋”即马上、即刻的意思 , “鲊”即为食物提鲜、调味用的拌合佐料 。“旋鲊”类似我们当下用各种调味品放在各种切好的荤、素熟食中,拌匀上桌的凉菜制作 。“旋鲊”的食材可以是鸡鸭鱼肉,也可以是山珍海味 。在北宋汴梁、南宋临安市场上,脯鲊的品种十分丰富 。《清异录》、《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事林广记》中记有“玉板鲊”、“银鱼鲊”、“海肠鲊”等 , 品种繁多,且花样丰富 。
唐代李白诗云:“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 。”李白笃悠悠在亭上豪饮 , 而菜肴仅一道黄金鸡,若黄金鸡就是白斩鸡,也十分符合当下现代南方饮酒之人的偏好 。何为黄金鸡肴馔,南宋时人林洪在《山家清供》记载这道从唐代传承而来的黄金鸡肴馔:“其法燖鸡净,用麻油、盐水煮之 , 入葱、椒,候熟擘饤,以元汁别供 。”其中“燖鸡净”可以理解为汆水后去血水和清洗掉鸡背骨内的血块,然后用麻油、盐水煮熟,斩切装盘 , 撒上葱、椒,跟元汁蘸料 。这里除了用麻油和盐水煮熟,基本烹饪和食用方法与现代接近 。
【湛江的白切鸡哪里正宗,广东白切鸡的正宗做法】
唐代,黄金鸡作为旋鮓 , 在夏日里保鲜,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井水“冰镇”,史籍记载像宫廷官员享用的清风饭,其清凉的效果都是通过井水的低温获得的 。把黄金鸡冷激 , 得到皮脆肉嫩的效果,其简单的方法绝不可能留待现代人发现 。至于迅速冷却,使鸡中的蛋白酶停止分解,刚好达到鲜嫩的效果,这样的现代烹饪理论古人是不得而知的 。同样,唐人在宰杀鸡前给鸡灌醋,也不可能知道会产生更多的氨基酸原理一样,烧尾宴的笼蒸葱醋鸡,就是一例 。
按照古人对食材的命名习惯,黄金鸡即是三黄鸡是成立的 。上海浦东三黄鸡(脚黄、皮黄、嘴黄) , 其鸡种在我国唐代已经有了 , 属于本地鸡还是外来鸡种或是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 无从考证 。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把鸡馔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他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并把称之为“白片鸡(现代称白斩鸡)”放在众多鸡馔的前几位 。袁枚曰:“肥鸡白片,自是太羹、玄酒之味 。尤宜于下乡村、入旅店,烹饪不及之时,最为省便 。煮时不可多 。”袁枚把南烹白斩鸡“煮时不可多”的关键点了出来 。
古人沿用元汁一千多年,元汁即香菜的捣汁,主要用于荤食的癖腥提香 。南宋以盐味煮,后元汁蘸食 , 发展到今日无盐煮,跟以酱油为主的配方蘸料,白斩鸡传承至今 , 只剩下蘸料配制的变化 。白斩鸡为何在众多鸡馔中保持一枝独秀,而且长盛不衰,其重要原因在于游离于鸡外的氨基酸与盐结合,产生味精,即谷氨酸钠 。试想,当嫩鸡肉与蘸料的盐份在口腔中不断咀嚼搅合,瞬间产生大量的鲜味,味蕾的舒适感通过神经元,大量传导进大脑 , 使人产生不可名状的惬意和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