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关于春秋五霸称霸的顺序有许多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是:
《史记索隐》记载 , 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而后是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荀子·王霸》记载 , 顺序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 。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
春秋时期 , 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 , 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 , 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常见春秋五霸的说法:
1、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出自《史记索隐》 。
2、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出自《辞通》 。
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 出自《四子讲德论》 。
4、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出自《白虎通·号篇》 。
5、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出自《汉书注·诸侯王表》 。
6、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出自荀子·王霸》 。
7、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出自《鲒崎亭集外编》 。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战国七雄

不同史书对春秋五霸的记载略有不同,普遍认为的称霸顺序为: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前628)、秦穆公(公元前659年~前621)、楚庄王(公元前613 年~前591) 。
不同史书中对春秋五霸的记载: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

春秋五霸勾践是怎么成为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还有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
1、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退,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为后来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
2、春秋五霸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 。《史记索隐》记载,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而后是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记载 , 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 而后是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

春秋霸主先后称霸顺序

1、齐桓公——尊王攘夷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 , 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 姜姓,吕氏,名小白 , 终年73岁 。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 , 是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 。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
2、晋文公——会盟天下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 , 姬姓,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 。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
3、秦穆公——独霸西戎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 , 秦德公少子 , 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是缪氏先祖;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4、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 。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 。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 。
5、郑庄公——四方是维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名寤生,郑武公之子 。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 郑国第三任国君 , 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

春秋五霸是哪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的两种代表: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荀子·王霸》
称霸顺序:齐桓公姜小白(前685~前643年在位)、宋襄公子兹甫(前649~637年在位)、晋文公姬重耳(前637~前628年在位)、 秦穆公赢任好(前660~前621年在位)和楚庄王芈侣(前614~前591年在位)
另一说为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芈侣、吴阖闾姬光(前515~前496年在位)、越勾践姒菼执(前497~前465年在位) 。
此说见于王褒《四子讲德文》,曰:“五伯以下 , 各自取友:齐桓以管鲍隰宁 ,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有舅犯赵衰,取威定霸,以尊天子;秦穆王由五羖,攘却西戎,始开帝绪;楚庄有孙叔子反,兼定江淮 。威震诸夏;勾践有种蠡泄庸 。克灭强吴 , 雪会稽之耻 。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入后世 。”到了荀子 , 则明确将这五人称为五霸了 。略信也 ,  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
常见的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 , 各类史家、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春秋五霸”并不是势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 。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以上就是关于春秋五霸称霸顺序的全部内容 , 以及春秋五霸称霸顺序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