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虽然如今处暑已过 , 但是全国范围内依旧有很多地区遭遇高温袭击 。在我国十四亿人口中 , 一度有超过七亿人顶着四十度高温在外面工作 。
只要关注热点的人应该都清楚 , 由于异常持续高温天气,“热射病”的病例比以往都有很大增长 。这让很多人想起历史上“处暑不过伏,必定是灾年”这句老话 , 这句老话又有多少可信度呢?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其实这句话并不难理解 , 也确实有所依据 。
首先看这句话的前半段,“处暑”和“伏”到底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处暑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排在第十四位,是进入秋季以来的第二个节气 。
节气本身就是随着时间的走向演变,是一年中我国气温变化的一个衡量标度 。一般过了处暑 , 就代表已经基本进入到一年的金秋时节;过了处暑,其实正是在告诉人们酷热难熬的夏季高温基本到了尾声 。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总之,一般在处暑后,全国范围气温便会逐渐降低,农业生产也会迎来秋季的大丰收时节 。
只是这个“衡量标杆”在如今这个全球气候变化如此剧烈的时代 , 恐怕不那么适用 。因为如今在处暑过后,高温天气依旧没有缓和的迹象,这就是十分明显的“处暑不过伏”了 。
这句话中的“伏” , 则是代表的另一个时节,也就是三伏天 。
三伏天一般被认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它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之所以会叫三伏天,主要是因为它分成三个不同阶段,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 。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一般来说三伏天也确实是最高温、最潮湿、最闷热的一个时间段 。不过出于阴阳调和 , 盛极而衰的理念,最热的时间节点一旦度过,那么温度不出意外都会下降 。
解释完“处暑”和“伏”,后半句话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为若度过处暑,但是高温却没有丝毫下降趋势,反而还进一步升高,那必然会影响到农业生产 。
要知道二十四节气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农业生产者可以大致把握好气温的变化和农业作物成熟的时间节点,从而尽可能保障农作物生产稳定 。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总之,历史上的“节气表”是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中重要的气候、气温衡量标杆 。在古代,老百姓种粮食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日子与各农产品的成熟时间去进行耕种的 。一旦过了处暑,气温依旧高涨的话,就会影响到秋收 。
虽然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显著提升,还有了各式各样的机械化农业工具,可以辅助农产品的种植、收获,可问题是气温依旧是影响国家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炎炎夏日必定会给农作物带来恶劣影响 。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还有气象局四个部门,曾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地要想办法抓好防范旱灾,减少灾害影响各类工作,打赢这场高温下的“秋粮丰收保卫战”,这足以直观感受到高温天气对秋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在高温的干扰下,那些中稻、夏玉米、大豆的收获工作都必然会受到影响,已经有农民表示:高温天气都快把即将收获的玉米烤熟了 。所以综上来看,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老话多少还有点道理,很符合科学规律 。
其实我们对付类似的极端天气,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因为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极其常见 。如今的极端高温天气 , 本身便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着直接关系 。
早在六月,我国便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现象 , 部分地区气温一度达到四十度 。而除了我国之外,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也同样遭到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其中包括美国、印度 。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比如说印度在今年四月的全国平均气温接近38度,这是印度在最近122年来的最高气温 。
而美国也遭遇十分罕见的干旱天气 。今年上半年 , 美国的农业总产值受到天气影响,出现史无前例的下降现象,甚至干旱所导致的山火爆发 , 还威胁到不少美国国民的人身安全 。
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所公布的数据来看,在1850年到1900年的50年时间内,才发生过一次极端高温 。可是现在,平均每十年便会发生一次极端高温天气……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现在全球平均温度 , 比之前一百年都增长了好几度,这对人类社会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恶劣影响还在不断加剧,因为很多国家依旧无法理性做到温室气体的减排 。
——要知道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迅速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由于工业化,工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如果停止工业生产,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放缓,而很多国家是承担不起这个代价的 。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可若是人们肆无忌惮地破坏生态环境 , 造成全球范围内气温不断攀升,导致极端天气集中出现,对于农业生产又是沉重打击 , 这本身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
所以为了人类整体利益着想,想办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全面碳中和是我们未来必须要做的工作,也希望老祖宗留下的这句古话“处暑不过伏,必然是灾年”不会成为我们未来的常态化现象 。
“处暑不出伏 , 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那么,咱就先来看一看今年的“处暑”和“出伏”的关系吧,然后,再按照农村人的观点,来述说一下“灾年”的意思 。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今年的处暑交接日,就是在今天(8月23日)上午11时15分59秒 。而末伏(为期10天)的期限,则是从8月15日开始,到8月24日(明天)截止 , 直到25日三伏天才完全结束 。
如此说来,今年的处暑交接日正是在末伏里边,这也就正符合“处暑不出伏”之说 。
近一个多月(40天)来的时间,我国南方各地 , 持续高温干旱,各地湖泊河流水位迅速下降 , 一些水利发电设施被迫停机,使得四川多地电力供应紧张,出现了因为停电,造成多家企业停工停产现象 。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大面积的高温干旱,使得农田干裂 , 庄稼枯死,人畜饮水困难 。前几日,四川多地都出现了罕见的高温(40℃以上)天气,特别是8月12日,十堰地区的高温一度达到了44.6℃,创造(打破了)历史记录 。时至今日 , 光四川省内,受灾人口就达600万之多 。干旱也引发了多处山火 , 有的是因为线路电线老化 , 无法承受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行,导致发热自燃的 。
再有,南方各大水系,像鄱阳湖、阳澄湖和长江流域等,因水位下降严重 , 大型船只无法通行,至使水路运输受阻 , 给工农业生产也带来了巨大损失 。
处暑是不是出伏了什么意思

现在,全国各地的兄弟城市和爱心人士,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一批批抗旱救援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 。
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重重阻力,战胜一切困难;同灾区人们一道,迅速恢复生产,重建美好家园!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