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是谁发明的
日晷的发明者无从考详 。因为日晷油很多种,其中的赤道式日晷是由中国发明的,而第一个明确可靠的日晷记载是隋书·天文志所载隋开皇十四年(公元 594年)鄜州司马袁充发明的短影平仪,是一种地平日晷 。
简介
日晷一般指日晷仪 。日晷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 , 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

历史记载
日晷仪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 , 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
隋书·天文志中记载了耿询的成就,“观测日晷和刻漏,是测天地正仪象的根本” 。“明史·天文志”对日晷的形制,定时之法都有详细的记载 。较之圭表,它已复杂多了,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仪器了 , 发展到清代,不仅可以计时用,日晷本身已成为一件装饰艺术品 。
日晷是谁发明的
日晷的发明者无从考详 。因为日晷油很多种,其中的赤道式日晷是由中国发明的,而第一个明确可靠的日晷记载是隋书·天文志所载隋开皇十四年(公元 594年)鄜州司马袁充发明的短影平仪,是一种地平日晷 。扩展资料 历史记载
日晷仪在史籍中却少有记载,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汉书·律历志·制汉历”一节:太史令司马迁建议共议“乃定东西,主晷仪,下刻漏”,而“汉书·艺文志”中列有晷书34卷 , 但仅存书名,而无内容 。
隋书·天文志中记载了耿询的.成就,“观测日晷和刻漏,是测天地正仪象的根本” 。“明史·天文志”对日晷的形制,定时之法都有详细的记载 。较之圭表,它已复杂多了,可以说是一种真正的仪器了,发展到清代 , 不仅可以计时用,日晷本身已成为一件装饰艺术品 。
日晷谁发明的
我国早在公元前一干年左右的西周初期,就已经发明了最原始的计时器“土圭” ,后来发展为“圭表” 。“日晷”大约发明于汉代以前,是观测阳光投影方向的计时器 。
“壶漏”又称“漏壶”,大约发明于公元前五世纪 。
它是用漏水的方法,观测“刻箭”的昼夜计时器 。
圭表、日晷、漏壶等 , 在我国沿用了二三千年 。
公元二世纪初,东汉科学家张衡制作的水力浑天仪上,就有机械转动的计时部分(详载《晋书·天文志》)每天规律地回转一周,以后汉末陆绩,吴国的王蕃、葛衡,南北朝时宋国的钱乐之,隋初的耿询都先后制造过带有计时装置的浑天仪 。
唐代开元十三年(725),张遂、梁令瓒等制造的水力浑天仪 , 宋人张思训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创制的水力浑天仪上计时部分都有所发展:宋哲宗元家 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制造了水运仪象台 。
整座机构共有150多种机械零件 , 使浑仪、浑象和计时仪器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
在计时器部分已有擒纵机构,相当近代机械钟表上的擒纵器或卡子 , 因此它在钟表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十三世纪后出现了脱离天文仪器的机械计时器 。
元至元十三年(1276)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的大明殿灯漏,其计时部分初步脱离了天文仪器(详见《元史·天文志》) 。
到了十四世纪 , 明初的詹希元运用齿轮系转动制作的沙漏,才成为完全脱离天文仪、独立计时的机械转动的计时器 。
变为十二时辰 。
【日晷是谁发明的】
近代西方机械钟表是在明末传入中国的 。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送给明代万历皇帝两架自鸣钟,对我国开始制造机械钟有着一定的影响,据说利玛窦为了符合中国的计时习惯 , 把欧洲的24小时改为12时辰,把 *** 数字改为中国数字,还把每天分成一百刻(即百刻),每段分为一百分 。
赤道日晷是由谁发明的
赤道日晷是由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斯发明的 。他在公元前3世纪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天文观测和测量时间 。赤道日晷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光影投射原理来测定时间 。它由一个圆形盘面和指针构成,盘面上有刻度表示小时和分钟 。太阳的光线经过指针和刻度投射到盘面上,通过观察阴影的位置,人们可以读取时间 。这项发明对于导航、天文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测量都有重要意义 。日晷是谁发明的
日晷是一种利用太阳光来测量时间的古老仪器 , 其发明者无法确定 。早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使用了一种类似于日晷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在中国 , 最早的日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 。此外,古希腊、古罗马、印度等许多古文明都有使用日晷的记录 。因此 , 日晷的发明者无法确定,可能是在不同的文明中独立发明的 。以上就是关于日晷是谁发明的的全部内容 , 以及日晷是谁发明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