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是谁的后代呢】
解答之前 , 我先说一说回纥(he)这个民族吧 。
史料记载“回纥”一词来自于古回纥文,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回纥改名为回鹘,其义是“回旋轻逸如鹘”,象征其族人有着“鹘鹰”般的勇猛,所以唐朝中后期称为回鹘人 。回纥原本是铁勒一部的 , 北朝后期属于突厥汗国统治之下,后来逐渐强盛,在七世纪初期 , 回纥在唐朝北方建立政权,公元744年回纥怀仁可汗联合唐朝击败了后突厥,统一了北方草原铁勒诸部 。848年黠戛斯(隋朝时期西北民族,是柯尔克孜族的先人)灭回纥汗国,漠北回鹘部落四支进行了西迁,一支迁到葱岭以西(塔吉克、中国和阿富汗交界);一支延河套南下,被灭后融入华夏;一支迁到河西走廊,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一支迁到高昌,建立了高昌回鹘汗国;最强大的一支迁到喀什,建立喀喇汗国 。后来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被分离为两个民族:维吾尔族和裕固族 。

再说说回纥的来源,回纥是韦纥和乌护组成的联盟,部族共分九姓,通行回鹘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但他们最初使用突厥文,后来回纥击败了拔悉密、葛逻禄,统号十一部 。而回纥又是铁勒的一部,在汉文史籍中最早称呼为袁纥和乌护 , 袁纥是漠北铁勒的一部,乌护是天山附近铁勒的一部 。7世纪初 , 袁纥改为回纥,以时健为君长,形成最初的政权,隋末唐初,时健之子菩萨立为君长,隶属于突厥,突厥汗国被灭后又依附与薛延陀汗国,菩萨之子吐迷度乘薛延陀汗国与唐交恶联合回纥各部攻击,664年灭了薛延陀汗国,建立了回纥汗国,此后被统一的漠北铁勒各部逐渐被称为回纥或自认为回纥 。由此可见回纥是铁勒部落的后代,而史料记载铁勒的祖先是匈奴的后裔别种,是六世纪到七世纪亚欧大陆中部分布的突厥以外突厥语族游牧民族的总称 。

铁勒人最早生活在勒拿河至贝加尔湖附近,在冒顿单于时臣属于匈奴 , 生活在阴山一带的铁勒都被鲜卑化,后来融入汉族 。中北方的一部臣服突厥汗国,后来称为回纥 。
综上所看,回纥是由铁勒的一部演变的 , 而铁勒又是匈奴后裔别种的后人,那回纥终究还是匈奴的后代 。
回纥是古代丁零人的后裔 。西汉时丁零人住在匈奴的北部,受匈奴的统治 。南北朝时称高车,又称铁勒或敕勒 。铁勒部落很多,分布也很广 。回纥是其中的一个部落,居住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流域一带 。由药罗葛等九族组成,以药罗葛族为部落酋长 。回纥人善骑射,在很长时间里”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以寇抄为生” , 是一个处在氏族社会时期的游牧部落 。

自西汉初到南北朝,回纥同其他铁勒部落一起,先后受匈奴、鲜卑、柔然的统治 。突厥族兴起后,又为突厥人所征服 。突厥统治者一方面利用回纥和其他铁勒部落的兵马”东西征讨”,扩大统治疆域,一方面又对他们模征暴敛,凌辱奴役 。

公元605年,西突厥处罗可汗在大量搜括了他们的财物后 , 把各部酋长数百人一起坑杀,回纥遂与仆骨、同罗、拔野古等部结成部落联盟,共同反抗突厥 , 时健俟斤被推为君长 。时健死,其子菩萨被推为继承人 , 君长世袭制开始出现 。

贞观初(公元627年),回纥与薛延陀进攻东突厥,菩萨以五千骑破突厥兵十万,对唐初战胜东突厥起了很大的作用 。回纥从此”声震北方”,在土拉河流域建立了根据地 。

东突厥亡后 , 漠北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强 。公元646年,回纥酋长吐迷度配合唐朝打败薛延陀 , 做了铁勒部落联盟的首领 。接受唐朝的册封,但内部却仿突厥制度 , 设立回纥汗国 。

回纥的历任统治者与唐保持和好的政策,还时常派出军队帮助唐朝作战 。安史之乱时,回纥曾两次派兵助唐平乱 , 同唐的关系更为密切 。唐肃宗把幼女嫁给回纥毗伽阙可汗,后回纥时常帮助唐朝抵御吐蕃 。但回纥内部时常内斗,削弱了国力 。

九世纪初,回纥属部黠戛斯反抗回纥的统治,与回纥战斗了几十年 。公元840年 , 回纥灭亡 。回纥部众四散,其中一支奔向新疆 。到元朝时,这部分人开始称为维吾尔人,即现在维吾尔人的先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