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是指多少岁
在古代,及笄指的是女子满十五周岁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将及笄视为古代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及笄一词最早出自于《礼记》之中,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 。
古代男子和女子的成年时间各不相同 , 女子十五岁就可以成年嫁人了,而男子需要等到二十岁才算成年 。古代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之年,而男子成年则被称为弱冠之年 。不过及笄只是被用来特指女子的年龄,而不能用来形容男子 。
及笄是指多少岁
及笄是指15岁 。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 , 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
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 。
清代小说家 。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移居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
及笄是指多少岁
女子满15周岁及笄是指女子满15周岁,同时,也可以将及笄视为古代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过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及笄一词最早出自于《礼记》之中,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 。
及笄是指女子满15周岁 。古代男子和女子的成年时间各不相同,女子十五岁就可以成年嫁人了,而男子需要等到二十岁才算成年 。古代女子成年被称为及笄之年,而男子成年则被称为弱冠之年 。
及笄之年,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 , 打扮自己的年纪了,及笄之年对于古代女子来说 , 是少女到女人的蜕变 。而过了及笄之年的女子,她的家里人就开始着手张罗她的婚事了 。及笄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十八岁一样,不过及笄只是被用来特指女子的年龄,而不能用来形容男子 。
有关古诗文
监泰州盐税,出内供奉官王昭明监寿春县酒税 。初,修有妹适张龟正,卒而无子 , 有女实前妻所生,甫四岁,无所归,其母携养于外氏,及笄 , 修以嫁族兄之子晟 。会张氏在晟所与奴奸,事下开封府 。权知府事杨日严前守益州,修尝论其贪恣 , 因使狱吏附致其言以及修 。
及笄是指多少岁
指女子满了15岁 。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及笄之年指的是女子年满十五周岁 。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 , 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出自《礼记·内则》,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为插发簪 。
古代将及笄视为女子成年的一个分水岭,女子十五岁就可以成年嫁人了,被称为及笄之年 。而男子需要等到二十岁才算成年,男子成年则被称为弱冠之年 。
及笄之年是指多少岁的人
及笄之年是指满15岁 。及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 , 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 。“及笄”和“及冠”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 。
古代年龄称谓有:
1、襁褓之年:不满周岁 。
2、孩提之年:两岁至三岁 。
3、垂髻之年:指儿童 。
4、黄口之年:十岁以下 。
5、金钗之年:女孩子十二岁 。
6、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
7、志学之年:十五岁 。
8、二八年华:女子十六岁 。
9、舞象之年:男子十五岁到二十岁 。
10、弱冠之年:男子二十岁 。
11、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
12、而立之年:三十岁 。
【及笄是指多少岁】
13、不惑之年:四十岁 。
14、天命之年:五十岁 。
15、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六十岁 。
16、古稀之年:七十岁 。
17、杖朝之年:八十岁 。
18、鲐背之年:九十岁 。
19、期颐之年:百岁之人 。
20、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
及笄之年和将笄之年的区别:
“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将笄”是将要到“笄年”还没有到,“及笄”则是已经到了“笄年” 。所以他们完全是不同含义的两个名词 。
以上就是关于及笄是指多少岁的全部内容,以及及笄是指多少岁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