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什么为单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以户为单位进行调查的 。
在2020年 , 我国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这期间,相关人员进行入户摸底 , 每家每户都要摸底调查 , 并且在正式登记的时候也是以户为单位的 , 需要先填写每户的信息再填入每个人的信息 。
人口普查的对象则是普查标准时点在我国境内的自然人和在我国境外的但是没有定居的中国公民,其中并不包括在我国境内只是短期停留的一些境外人员 。普查主要调查的是人口以及住户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信息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什么为单位进行登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以住户为单位进行登记的,并且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家庭户就是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也视为一个家庭户;而集体户就是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 。普查数据采集原则上采用电子化方式 。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普查员使用电子采集设备(PAD或智能手机)入户登记普查对象信息并联网实时上报;二是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填报 。
普查目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全面查清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 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
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
普查内容
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
法律依据: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
第十一条 人口普查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 , 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
第十二条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
第十三条 人口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 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 。
第十四条 人口普查采用国家统计分类标准 。
第十五条 人口普查登记前,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完成户口整顿工作,并将有关资料提交本级人口普查机构 。
第十六条 人口普查登记前应当划分普查区,普查区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为基础划分,每个普查区划分为若干普查小区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什么为单位进行登记

以住户为单位进行登记,户分为家庭户和集体户 。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 , 视为一个家庭户,单身居住独自生活的 , 也视为一个家庭户 。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共同生活的人口,视为集体户 。
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 , 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6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开展好人口普查,有助于全面摸清我国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等状况,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为科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这次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指标设置上大体相同,但也有些变化,主要是增加填报公民身份号码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介绍,这主要是出于数据比对的目的,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 。普查全流程都将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严禁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
以上内容参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以上就是关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全部内容,以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什么为单位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