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以来,股市跌了很多 , 也跌了这么久了,很多投资者都非常关心 , 究竟股市什么时候才能站稳 , 什么时候才能够反弹?
最近,有很多公募基金公司,私募机构,券商资管,纷纷拿出自己的真金白银,购买旗下的基金产品 , 这种自购行为 , 是不是说明市场马上就要见底了?
考虑到每一次的自购行为,都被有关方面用来做各种各样的宣传文章,很容易造成投资者的误解,所以,财说得明白决定跟大家好好说一说自购与市场反弹,有多大的关系?
文章插图
01,自购的历史数据 在春节之前,很多公募基金公司就已经开始拿出自己的钱进行自购,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包括葛兰 , 也拿出钱来买自己的基金 。
而就在前几天,还看到有一个私募机构宣称,拿出超过一亿买自己的私募产品 。
除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之外,券商资管也开始拿出钱来自购 。
这些行为在过去都一直被解读为市场见底信号,一方面说明 , 基金公司、资管机构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市场有信心,觉得跌了那么多 , 应该不会再下跌了,未来就是上涨了 。
但在我看来,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就是这样 , 看一看过去的一些历史数据,你就明白了 。
比如说,2020年的二月份到四月份 , 这一段时间股市大幅度下跌,当时的下跌跟疫情有很大的关系 。当时,很多公募基金公司自购,后来股市果然开始反弹 。
这一次经常被拿来做引用的例子 , 向投资者说明:只要公募基金开始拿出钱来了,就说明市场应该到底部了 。
不过,这只是一个正面的例子,也有反面的例子 。
比如,在2018年的3月份,当时也有不少公募基金公司拿钱出来自购 , 而且,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自购金额就超过了6亿元 。
不过2018年股市在一月份到了高点之后 , 全年下跌了25%,一直跌到12月为止 。
也就是说,三月份自购的这一批基金到了年底的时候,普遍都被套20%以上 , 这一年不但跌得厉害,而且跌的时间很长 , 自购并没有伴随着反弹,这就是反面的例子 。
文章插图
02,为什么自购 基金公司自购,并不代表市场一定就是见底,那为什么基金公司只要自购呢?
我们搞清楚他的动机,未来再购买基金时,就会清楚很多 。
我们普通的投资者买基金,是希望未来在更高位的卖出去,想赚差价 。但是,基金公司要赚的不是这个钱,真正要赚大钱的,是赚管理费 。
假如他拿出5000万自购,一年下来涨20%,也只不过是1000万 。但是 , 只要他的基金发行的好,例如一些大规模的基金公司管理的是几千亿 , 上万亿的资产,每年收1%的管理费,就是几十亿上百亿,这比资本市场上面赚差价多得多了 。
所以,他们的自购更重要的是,希望投资者有信心 , 引导投资者买入 。
还有一些自购,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行为,因为这些资金是为了保证新基金发行的规模,不自购,可能发行不了 。而有些自购,是为了维持老基金的规模,不自购,可能老基金就因为规模不足而清盘 。
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些自购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这样就不容易被误导了 。
文章插图
03,赚钱的原因 大部分基金公司的自购,不管是买在高点 , 还是低点,都可以赚钱,原因并不是他们对时间点的选择,而是他们更懂得“投资需要持有” 。
前面提到,2018年3月份,仅仅一个月里面,公募基金公司自购就达到了六亿以上,那一笔资金到年底时,基本上都亏损的20% 。
但那只是浮亏而已,如果是普通的投资者,在2018年的高位买入,看到一整年的下跌,可能早就已经没有了坚持持有的耐心,在情绪的低迷打击之下,在恐慌的打击之下 , 可能都把基金抛掉了,离场了,又或者把原来的基金,换成了其他的基金,而那些浮亏就变成真正的亏损,
但是,基金公司拿出来的钱,哪怕在一个相对高位买了,哪怕在下面的这一年里面跌了20% , 我相信他们还会继续持有,直到可以解套,甚至能够赚钱 。
2018年3月份买入的基金,到2019年的三月份普遍都赚钱 , 而且可以赚10%以上,如果这些基金公司持有的时间更久,到2020年的7月份,也就是说,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很多基金甚至是达到了50%或者80%以上的收益 。
基金公司的自购能赚钱,并不是说他们对于底部更有判断能力,而是在于他们愿意长期持有 。
这一点,也提醒我们普通投资者,你买在哪个位置并不重要,你能不能够一直持有 , 等待市场转暖,这个更加重要的 。
大家一起坚持持有 , 总会有阳光灿烂的一天 。
【基金在市场怎么赚到钱的 蚂蚁基金怎么玩才能赚钱】 财说得明白,带你看懂财经现象背后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