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虑的妈妈:我的孩子不肯喝奶粉! “我的孩子一岁了,想要给他喝奶粉,补充营养,长得更高更壮,可他就是不愿意喝 。我使劲浑身解数,还想出了与他干杯的办法,在他面前表现出奶粉很香的样子 , 试图引导他喝下去,谁知他开开心心地与我干杯以后,偷偷地把奶粉推到了我面前,愣是不喝 。我又急又气,挫败极了 。他不肯喝奶粉 , 我该怎么办?”
文章插图
朋友望向我,满眼的无奈 。
我听完她的描述,第一反应其实是想笑,觉得孩子可爱 , 心里自然地联想起相应的画面:孩子识破了妈妈的“诡计”,不动声色地表明了自己“不喝就不喝”的立场 , 还摆了妈妈一道,企图蒙混过关 。
但我还是先问她:“除了不喝奶粉,其他营养物质他吃吗?”
朋友说:“都吃,就是不肯喝奶粉 。我特别担心他不喝奶粉导致营养不良,长不高 。”
至此,我终于放心地笑了出来,告诉她:“听起来孩子不仅不缺乏营养,现阶段还成长得很好呢!”
文章插图
2、宝宝的“不服从”意味着什么? 朋友听了我的话,第一反应是困惑,这可以理解 。妈妈们在面对不服从安排的孩子时,心里通常想的是:孩子太淘气了!怎么不按我想的来?
被焦虑与失控淹没的妈妈们,很难看到孩子“不服从”的其他意义,比如,意味着成长 。
1岁以前的孩子很少会拒绝;相反,它们常常把一切可以抓握的物体都塞到自己嘴里 , 包括自己的手指 。吞并动作反应出婴儿早期对于食物、生存的渴望 。它们受生本能驱使,要把一切都吃下去 。这种无师自通的吞并属于一种本能的动作,没有意识进行控制 。
此阶段的婴孩尚缺乏“边界”的概念,心理发育水平处在比较原始的位置 , 精神分析学者称其为“原始自恋阶段” 。在这一阶段,婴儿以为世界与自己同为一体 , 所有一切只是自己这个大整体的一小部分 。对于婴儿本人,“吞并”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某部分,似乎无可厚非 。
文章插图
1~3岁,婴儿进入新的发展环节 。它们的自我意识进入发展高峰期,开始形成边界感 。它们内心逐渐有了“主体”和“客体”的区别 , 开始意识到周围的环境和人并不完全受自己控制,独立于自己的需求和意识而存在 。
这个时期的孩子受限于语言能力的发展,还不太会表达“我想要XX” , 但大人们常常能听到孩子说“我不要XX” 。相比起前一阶段来者不拒的状态,这个会说“不”的阶段意味着婴儿开始发展出边界感,试着区分自己和环境 。
所以,当孩子开始说“不”,这表示婴儿在漫漫人生路上取得了重要的进步 。
文章插图
3、感受复杂的妈妈 面对孩子的“不服从”,妈妈们的感受会是多样的 。一些妈妈明白孩子正在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 欣慰之余担心孩子身心尚幼,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人类世界 。她们意识到自己需要调整养育的方式,跟上孩子发展的步伐 , 与孩子一起成长 。
理想的结果是:妈妈呆在孩子身后,给孩子适当的自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主性;当孩子的选择明显不适合它自己 , 或者会造成危害性后果时,妈妈适当收回下放给孩子的自由权限,动用自己成年人的良好判断力,帮助孩子做决定 , 暂时限制它的自主性,并向孩子解释自己的动机所在;等到危机过去,再把适当的自由权归还给孩子 。
在这样你来我往、亦步亦趋的陪伴之中 , 孩子逐渐发展出更好的自我意识与力量感,发展出安全型依恋和良好的心智化能力 。
文章插图
能有以上理想结果,妈妈适时的跟随与退后起到关键的作用 。但更多的妈妈面对孩子的“不服从”时,会感到失控、失落,处理不过来 。
理解这样的差别,得从母婴关系说起 。
温尼科特曾经说过 , “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婴儿,就一定是连同婴儿的照顾者一起看到 。母婴是一个共生的整体,没有母亲 , 婴儿的命运将会难以想象 。母亲被孩子强烈地需要,这极大地满足了母亲生命的意义感 。
但时时刻刻不分离的粘合状态对母亲会是一种挑战,除了以婴儿为中心所带来的精力损耗、不完整感、被侵入感,还有粘合状态本身所激发起来的、母亲记忆深处的婴儿体验 。
有些母亲顺利地度过了自己的婴儿期,在成为母亲后所感受到的挑战会小很多;有些母亲则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创伤,比如需求长期未被满足而激发起的被抛弃感、死亡焦虑;比如生不逢时而被母亲视为拖累的被厌恶感;比如被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母亲虐待的痛苦体验;比如被母亲交给别人抚养所引发的分离焦虑.....
文章插图
对于这些女性而言,成为母亲将会承受更多挑战 。她们比普通人更加战战兢兢,步履维艰,因此期待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 , 以免出什么乱子 。以牺牲孩子的自主性为代价 , 去换取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她们不是坏事 。在她们的感受之中,世界是充满危险的,自由意味着冒险 。被激活的早年创伤无意识地传递到现在的母婴关系当中 , 变成一种控制 。
当小婴儿长大 , 要分裂出去做独立的个体,母亲就会生发出强烈的不舍与不适应,内在被激活的创伤性分离体验让她们无法放开孩子,给孩子适当的自主性变得分外困难 。这时候的情形就更像是母亲需要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听自己的话 , 与自己形成一个整体,治愈自己的早年创伤;而不是孩子需要留在母亲身边,并为此甘愿抛弃广阔世界 。
如此,婴儿那一声弱弱的“不服从”,就此石沉大海,换不来自由,却可能埋下日后心理问题的由头 。
文章插图
4、妈妈应该怎么办 听完这些内容 , 朋友松了一口气:“看来孩子只是有自己的选择 。也许他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其他辅食完全可以补充足够的营养,所以不喝其实也没所谓 。我的担心更像是由于他不听我的安排而引起的焦躁 。为了他能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以后也不能过多强迫他非要按照我想的来了 。”
“是的 。”我打趣道,“孩子很聪明!和你玩完了干杯的游戏后 , 偷偷把奶粉塞给了你 。这么强大的社交功能 , 这要是在酒桌上可不就是牛人了!”
我为朋友态度的转变感到高兴,内心也生发感慨 。很多时候,父母由于孩子跟自己想的不一样而感觉到焦虑,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 会有与众不同的一面 。
如果父母首先理解自己的孩子 ,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 在此基础上去养育孩子 , 很多困扰也就不复存在 。
父母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以轻松的状态与孩子相处 。良性互动带给孩子的心灵滋养,可能比强迫他喝下多少营养物质都更有益 。
我送给朋友的那句话,现在也想送给为人父母的你:
“孩子未必在你期望的那条路上走得很顺,但在你没注意到的那条路上,他正走得很好!”
文章插图
我是卢微,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喜欢舞蹈与美食,愿我们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缘聚与此,殊途同归~
【小孩不爱喝奶粉怎么办教你三招 孩子不喝奶粉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说##心理师赋能行动##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