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何处得秋霜 唐诗李白的秋浦歌


李白何处得秋霜 唐诗李白的秋浦歌
文章插图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抒情诗 。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通过白发,写尽了自己的壮怀激烈,一生功名未立,而壮心不已的执着精神 。

李白何处得秋霜 唐诗李白的秋浦歌
文章插图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两句是说,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这是写“壮志之未酬” 。
李白的一生洒脱不羁,天纵奇才,唯独在功名这件事上耿耿于怀 。他最仰慕的人是鲁仲连,“事了拂衣去 , 深藏身与名 。”然而,事未了,这就成了李白一生最大的意难平,一生道不尽的忧愁 。
写这首诗时,可以说是李白政治生命的结束,宣告了他政治理想的破灭 。这是安史之乱的前一年,他从长安回到了安徽池州,基本远离了政治中心 。他早年学的那些纵横术,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学鲁仲连“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也就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这是李白愁的根源,与酒无关、与金钱无关 , 只与理想有关 。但他却并没有被现实打败,仍然在寻找机会,等待机会,这才是李白的可爱、可贵之处 。
【李白何处得秋霜 唐诗李白的秋浦歌】
李白何处得秋霜 唐诗李白的秋浦歌
文章插图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两句是说,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这是写“年华之老去” 。
与功名未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年华老去 。此时的李白已经五十四岁,头发早已斑白 。但是他认为 , 令他白发这么多的,并不是年华老去 , 而是功名未立 。若是能给他机会,他一定会把握每一个机会 。事实证明,李白后来担任永王李麟幕府,就是他壮志未灭的一种表现 。所以,只要实现了壮志理想,李白就永远是年轻的 , 是激情的,是昂扬的 。
有人说,李白永远不会老,杜甫没有年轻过 。可见在李白的血液之中,永远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有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 。
“哀莫大于心死”,正是李白心仍在,梦仍在,所以看到秋浦,才能一口气写出悲愤之极的《秋浦歌十七首》 。爱青春,就去爱李白吧 。就连愁中,也澎湃着一种青春的气息 , 浪漫而执着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