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秦艽别称秦胶、秦纠、左秦艽等,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的干燥根,入药具有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的功效 , 对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等有治疗作用 ,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吧!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秦艽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苦,性平 。
【归经】胃、肝、胆经 。
【功效】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主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秦艽的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 , 下水 , 小便利 。
2、《名医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 。
3、《本草纲目》:秦艽,手足不遂,黄疸,烦渴之病须之 , 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 。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痛烦热 , 有热则日晡潮热骨蒸 。
4、《本草征要》:治风先治血,血行则风自灭 , 故疗风无论新久 。入胃袪湿热,故小便利而黄疸愈也 。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秦艽的药用禁忌
1、《本草经疏》:下部虚寒人,及小便不禁者勿服 。
2、《本草汇言》:凡病阴虚血燥 , 精竭髓衰之证,非配大剂滋养药不可 。
3、《本草从新》:大便滑者忌用 。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秦艽的药用选方
1、治中风手足阳明经,口眼歪斜 , 恶风恶寒,四肢拘急:升麻、葛根、甘草(炙)、芍药、人参各半两,秦艽、白芷、防风、桂枝各三钱 。上细切 。每服一两 , 水二盏,连须葱白三茎,长二寸,煎至一盏 , 去滓,稍热服,食后 。服药毕,避风寒处卧,得微汗出则止 。
2、治背痛连胸:秦艽一钱五分,天麻、羌活、陈皮、当归、川芎各一钱 , 炙甘草五分,生姜三片,桑枝三钱(酒炒) 。水煎服 。
3、治胎动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胶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 , 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又方:秦艽、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 , 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
4、治风中经络而痛:羌活一钱五分,当归二钱 , 川芎一钱,熟地三钱,秦艽、白芍(酒炒)、独活各一钱五分 。
5、治黄疸,皮肤眼睛如金黄色 , 小便赤:秦艽五两,牛乳三升 。煮取一升 , 去滓 。内芒硝一两服 。
6、治急劳烦热(身体酸疼,骨蒸潮热):用秦艽、柴胡各一两,甘草五钱 , 研细 。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
7、治虚劳潮热,咳嗽 , 盗汗不止: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甘草(锉、炙)各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 。每服三钱匕,水一盏 , 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 不计时候 。
8、治骨蒸壮热,肌肉消瘦,唇红 , 颊赤,气粗,四肢困倦,夜有盗汗:柴胡、鳖甲(去裙 , 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一两,秦艽、当归、知母各五钱 。上六味 , 为粗末 。每服五钱,水一盏,青蒿五叶 , 乌梅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临卧 , 各一服 。
9、治消渴,除烦躁:秦艽二两(去苗),甘草三分(炙微赤 , 锉) 。上件药,捣筛为散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 , 不计时候温服 。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