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时候家长们都喜欢给孩子吃水果,但是孩子吃水果也是有讲究的 , 妈妈们要远离这6个误区!误区一水果有讲究,宝宝吃要“忌口”说起给娃吃水果,妈妈们最纠结的恐怕是到底给娃吃啥水果好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水果是宝宝必须忌口 , 绝对不能吃的 。
但是即便水果有众多的好处,也不能过量了,都要讲究一个度 。我们常说 , 宝宝健康的饮食就是要“均衡”,食物可以多样化,但不宜过量,水果也是一样的 。
水果的种类在添加上,和其他辅食的添加原则一致:不影响宝宝饭量(奶量) , 吃了后没有明显不适反应,每个宝宝按照自身的情况适量添加即可 。
如果发现宝宝吃后口周红肿(过敏)、腹胀、腹泻等不适,需要立刻停止添加 。
误区二水果营养丰富,多多益善水果虽好,但并不是多多益善 。
对于不同月龄段宝宝的水果摄入量,中国和美国的膳食指南都没有单独强调,但澳洲对此有说明,可以作为参考:
1、1~2 岁:75~100 克,大约就是多半个中等大小的猕猴桃或中等大小的香蕉;
2、2~3 岁:150 克,大约就是一个中等大小的猕猴桃或中等大小的香蕉;
【哪些水果宝宝不能吃 哪些水果宝宝不可以吃】 3、4~8 岁:225 克;
4、9~11 岁:300 克;
5、对不到1 周岁的宝宝,建议一天水果的总量:
6~7 个月:初添辅食,一小勺就好;
8~9 个月:每天20~30 克左右;
10~11 个月:每天50 克左右 。
太瘦或者三餐吃得不理想的宝宝,吃太多水果可能会影响正常饭量,进而让宝宝越吃越瘦;
太胖或者三餐胃口特好的宝宝,水果又会提供过多不必要的热量 , 进而让宝宝越吃越胖 。
所以,水果并不是越多越好,妈妈们还是要把握好这个量 。
误区三水果饭前吃,美味又开胃酸甜的可以开胃,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有的感觉 。
其实,水果的酸味来自其中的有机酸 。有机酸虽然可以刺激食欲,但如果水果没熟透,对于消化道比较弱的宝宝来说,容易刺激胃粘膜,结果可能是好心办坏事儿 。
因此,饭前还是不太建议给宝宝吃太多有酸味的水果,如果已经熟透了,来一两口也可以,吃多了可能还是那个问题:吃不下饭了 。
误区四水果饭后吃,有助消化如果宝宝已经吃很饱了,再吃水果就等于额外增加进食量 , 徒增消化负担 。
当然,如果只是一点点也还好,毕竟宝宝的身体也是很厉害的,但这一点点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助消化”的作用也是一点点哦 , 没有多少;
如果是很大量,相比于有限的膳食纤维,增加消化负担的事儿更明显 。
水果该什么时候吃呢 要么和饭一起吃,比如水果蔬菜沙拉;要么安排在两餐之间吃,比如某顿正餐后2 小时左右 。
误区五不爱吃蔬菜,只吃水果就可以事情是这样的,多数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等含量确实高于水果 。
不过,水果中的糖分、有机酸和芳香物质又比很多新鲜蔬菜多,而且不用特意加热吃 , 本身的营养也不受烹调影响 。
所以蔬菜和水果 , 谁也替代不了谁 。
如果宝宝不爱吃蔬菜,妈妈们自己要先做好榜样,然后生活中可以试着把蔬菜及肉蛋粮等做成馅、菜肉饼、丸子等,说不定宝宝也会爱上蔬菜!
误区六果泥和果汁,更有营养在我们的观念里,果汁相对饮料是健康的,用来给孩子补水非常好,同时对于不爱吃水果的孩子来说 , 喝果汁还能增加水果的摄入 。
确实 , 果汁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C,但是果汁也有你不知道的危害 。
虽然水果和蔬菜能够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 但是果汁并不能代替水果,所以,应鼓励孩子吃整个水果,而非果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