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报设计中如何体现出气与势的魅力

在海报设计中如何体现出气与势的魅力

【在海报设计中如何体现出气与势的魅力】在当代社会中 , 海报设计是社会文化发展时期的产物,当社会发展进入大生产和大消费的阶段时,由于靠直觉感官传播信息,关注的人因此越来越多,并且产生身临其境的情感共鸣 。这就要求海报具有“气”与“势” 。“气”与“势”是海报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审美概念,对“气”与“势”的梳理既能使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其内涵,还能在今后的海报设计中有所提高 。

1 海报设计中的“气”与“势”

“气”作为天地一切事物组成的基本元素,有着像气体般的流动特性 。海报中的“气”是通过表现其所蕴含的生命内涵来实现的 。设计者在进行审美创造中,按照自然的规律,吸收大自然的生气来充实自己的灵气,并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 。海报因为有了气脉而具有生气 , 气脉的动态运行具体表现在画面中就形成了气势,气势又产生了画面的节奏美感 。
海报作品如果要表现的震撼人心 , 就必须要同时具备“气”与“势” 。海报若有“气”便有了灵魂,有“势”则被赋予了巨大感染力 。“激水之疾 , 至于漂石者,势也 。”这说明了“势”只有在物体运动的基础上才能释放其内在能量 。因此有“势”的海报作品是具有节奏韵律感的 , 其文字与图像跳跃在海报平面上,所描绘的形象具备运动感且形态赋有指向性 。

2 “气”与“势”在不同海报中的魅力呈现

一幅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海报作品一定是同时具备“气”与“势”的 , 不同的海报作品展现出的“气”与“势”也是有差别的 。《舌尖上的中国》以宣传中国传统美食作为海报设计的主旨,海报设计元素具有针对性且相互呼应 , 虚实有序,远近分明 。贯穿着山谷水悠悠的静谧,展现出一片祥和的气息,画面通篇贯气 ,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

《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美食源远流长的气势,那么靳埭强大师创作的《山外有山》则展现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强劲气势 。该海报简洁大气,强有力的书法“山”字将山的雄伟气势描绘的淋漓尽致 , 山外之“山”利用简单线条组合成几何图形 , 二者重叠展现出山外山的无穷无尽绵延之势 。二者融合,繁中有简,实中有虚,疏密妥当,势便应运而生 。当传统中国元素和西方设计意念共冶一炉,作品就极具文化品位与欣赏价值 。

3 海报中“气”与“势”的表现方法

3.1 注重现代海报的发展趋势

“气”与“势”表现的形式有静态和动态 。现代海报设计中,主题的分析判断是对“气”与“势”的静态研究 。海报的现代趋势研究 , 则被称为动态研究 。海报设计随着社会、经济、人们的需求在改变着它的表现形式,设计师需要注重现代海报的发展趋势并抓住受众的视线,达到良好视觉体验的设计目的 。

3.2 海报的审势

海报要有“气势”必然先要审势 。审势是产生有气势的海报的关键,只有针对性的审视了主题,海报的形象、色彩、构图、表现形式才能得以准确表达且准确无误地将信息传递给观者 。审势还要注重挖掘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观者之间产生情感的交流,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成为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

3.3 海报的取势

“势”是“气”的外在显现,“势”必须通过具体形体表现出来 。取势是在海报设计的主脉络中找出丰富多彩的变化,使画面富有生机 。“势”并非无凭无据,它来源于设计师对自然和艺术的感受,从生活中取势才能保证通篇画面气势的连贯性 。在进行海报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优先注重在审势的基础上提取海报主题的代表性内容,并根据内容规划设计语言,再根据海报画面的整体来安排画面 。这样才能紧紧扣住海报主题,将表达的内容以简单而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

3.4 海报的布势

海报中的“气”是无法直接感受到的内在的东西 , 而“势”是外露的,是“气”的形象的具体化表现 。因此“气”要通过布势显现出来 。经过对“气”与“势”的分析,笔者总结了以下海报设计布势的方法 。其一,海报中的文字与图形应相互呼应 , 且统一于一个气场之中,从而呈现“气”的流动和“势”的运行,达到画面通篇贯气的审美追求 。其二,海报中的文字和图形的版式要注重繁简、虚实、疏密的变化 。文字的排版形式需按照图形的走势排列,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海报采用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风格以及画面中所处的位置 。其三,任何海报都必须有较强的视觉中心 , 也就是画面需要主气势,主气势与画面的其它构成部分的结合才能更好的表现海报的节奏感、律动感 。

结语

现代海报设计中,气势的完美呈现是海报作品所不断追求的,这就要求设计手法的不懈探求与主体精神的不断提升,这对完成优秀的海报设计作品,都是不可或缺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