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去年我做了一个决定:辞职考研( 二 )


文章图片
部分学习记录
其实,一开始在出租屋里,我也很难全神贯注学习一整天 。到了一定时间,就感到达到生理极限一般疲惫 。
进度迟缓,我一边焦虑一边拖延,觉得自己已经无可救药 。
于是我尝试和自己对话,尝试找寻这种坐立不安的焦虑深处的根源 。我列出自己现存的积蓄,推演模拟失败的代价,反省自己的付出,发现焦虑的根源都来自于“学习任务的待定事项” 。
“完成”是一件很解压的事 。我列出每日清单,告诉自己今天不要想别的,只需要“完成” 。然后亲身验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做的事越多,焦虑就越少,获得感就越大 。
我常常在傍晚做饭的时候听康姆士的歌,他们唱:“总会有一个尽头,不管美好或残陋,比起盲目的等候,我们勇敢地追求 。”每当此时,我都会因为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与追求,而感到快乐 。

考研 去年我做了一个决定:辞职考研
文章图片
考完试那天走出考场看到的夕阳
去做就是了 。
这句话即使落俗,但依旧是解决焦虑最直接的不二法门 。
3.永远保有一份出走当下人生的勇气 。
人人都会有惰性 。“安于现状”是人的本能,“知足常乐”的佛系思维下,往往是原踏步停滞 。得敢于走出去,舒适圈也好,安乐窝也罢,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出走当下人生的勇气 。
我当然知道这并不简单 。回头想想,我也说不清,究竟是怎么去做了那个辞职备考的决定,也并不敢说自己已经是一个勇敢的人 。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人物》的文章,讲的是一个41岁的母亲考研、离婚、治疗抑郁症的自述 。她的人生由“没有爱情的不幸婚姻、一眼望得到头的乏味工作、艰难的考研备考过程、郁郁寡欢的心理疾病”构成 。好像每种人生都会有沉重的部分 。最后,她考研上岸,收获新的世界 。简单克制的叙事背后,是不断的挣扎、探寻、跌倒 。
那种近乎孤注一掷的念头,痛苦夹杂着期盼,试图拧起人生的一块皮肤重塑一般,我怎么会不懂呢 。
过去的一年里,我不止一次郑重其事地告诫自己,无论何时,都要始终拥有出走自己人生的勇气、挣脱生命锁链的力量、持续学习的欲望,以及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乐观 。
不陷落在颓丧之中,不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无论在什么境地,都要有让自己抽身,时刻向前的动力和执行力 。
大力说,她考研后期,会经常莫名地想哭 。甚至有时候从图书馆回寝室,看到大一新生们的新鲜面孔,就这样的事,都会难过 。“那个时候情绪实在是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临考的前一阵子,仅仅只是去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那时候的我都在想,是不是完蛋了 。”
后来这些都成了笑谈 。后来新认识的人,问她是不是真的考了专业第一名,她没有任何情绪地回答“是的”,曾经的痛苦,终于成为了一种看上去理所当然的人生阶段,延续了下去 。
痛苦也没关系,绝望不过是一种经历 。
勇敢就好 。只要还有向前的勇气,人生就不会一直糟下去 。

考研 去年我做了一个决定:辞职考研
文章图片
2021就这样完结 。一个人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孤独,辞职考研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孤勇 。
只是向前跨了一步而已,这一步会让我有一些收获,相对应的就需要支付一些成本 。有舍有得,本就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道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