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2022年,也继续做宇宙的孩子吧 。
文 | 涂一乐
2021年对我来说多少有点特别 。
这一年,我第一次踏上职场,第一次尝试独居,最重要的是,也第一次辞职脱产考研 。生活翻来覆去反复折腾,终于得以在新年伊始的日光下安静久坐,梳理这一年的所思所得 。
辞职考研大概是我去年做的最大胆的决定,可这个决定到此刻也依旧没有什么结果 。“值不值得”都是结果导向的结论,而以下内容,只是我在面对需要自己独当一面的人生时,产生的一些简单而真诚的感悟 。
文章图片
1.向非必要社交说NO,学会享受独处的学习时光 。
我以前并不是一个享受独处的人,无论是上课、散步还是吃饭,都必须要找人结伴而行 。我承认,有人陪伴会给予我巨大的安全感,身边站着一个人,总觉得不会那么快陷入恐惧和慌乱中 。
10月份之前,我都属于在职备考状态 。下班后,同龄人会约我一起吃饭,我即使心里焦虑,但因为性格很难说“不”,每次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结果不管吃什么都味同嚼蜡,心里非常焦急,计算着吃这顿饭的时间够我做多少张卷子 。
偶尔一起吃饭也没什么,可每次饭桌上聊的始终是一团乱麻的工作和不可理喻的同事 。就这种既重复了一万遍,又会每天推陈出新的内容 。我体会到自己身不由己地跟人干杯、说话,声音穿过耳朵,语言空洞乏味,心里只想离场 。
我告诉自己:没什么意思 。“结伴而行”本就不必要,要丢掉对它不应当的依赖;面对逐渐繁重的学习任务,没有人能陪我,我始终一个人 。
于是我开始独居,租了一间24平的小屋子,有一个简单的飘窗和小桌——做不了别的什么事情,但学习,肯定是够了 。
我将笔记课本整齐放在床边的书桌上,渐渐学会享受一个人学习、独处的时间 。大部分的学习看上去都很枯燥:背单词、梳理知识点、做真题......备考的时间里每一周都是满满当当的学习日程,而我会在周末让自己稍作放松:泡咖啡,煮面条,看一小段时间纪录片 。
大部分时间我都戒断了外界的通讯,手机关掉流量跟wifi,专心致志地啃一整块专业课知识,学累了就看着窗外日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的绿叶发呆 。
文章图片
出租房窗外的绿叶
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人应该拥有“让自己只属于自己”的时刻 。无论是学习还是发呆,都是自我治愈的方式 。
2.焦虑是因为自知做得还不够,做就是了 。
2021年的焦虑一点都不比往年少 。工作的价值感,文稿的阅读量,以及辞职考研的代价……每一次抉择,每一个计划,都附加着无数只能由自己承担的人生成本 。
我第一次感到长大后的责任感是如此沉重,做出这样一个选择,停掉正在走的这一条职场之路,全心全意去求一个不确定的结果,往后为之后悔懊恼也未可知 。
所以我时常被困在自觉自己做得不够的局限里,在即将面临失败的恐惧中惶惶终日 。
但我也深知,这些恐惧和担忧,除了拖延自己的人生进度条,并无别的益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看着我 半夜我一睁眼,她在直勾勾的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