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我从属于一个集体,我绝不能成为拖累 | 大脑的欺骗游戏 第十二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586篇推文 。
全文共1939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引言
理查德-纽曼,是英国剑桥青少年犯罪教育工作小组的一名教员 。
他每天都要和一群问题少年打交道 。
这一天,他带领劳教所的十五个孩子乘坐大巴去动物园郊游 。
孩子们很少外出,今天的活动让他们很兴奋 。
这些孩子之所以被称为“问题少年”,自然都不是省油的灯 。
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是不肯系安全带;
理查德对这个孩子说,
盖文,快系好安全带!
盖文就好像没听到一样 。
理查德让司机把大巴车停到路旁,对盖文说,
来,盖文,你跟我下车,我跟你聊聊 。
盖文并没有露出任何胆怯,毫不在意地跟着他下了大巴 。
理查德刚要继续教育他,就听到盖文对他说,
干嘛?要打我吗?来吧,打啊!
这让理查德感到气不打一处来,但他当然不会采用体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理查德想了想,然后只悄悄地对盖文说了一句话,这个孩子就乖乖地回去系好了安全带 。
他到底说了什么?
文章图片
2 从属的威力
我们依然在“大脑的欺骗游戏”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
有一些职业和“欺骗大脑”有关 。
比如,职业老千、魔术师、催眠 。
你没看错,这些技术都围绕着如何利用大脑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误导并使其超负荷,从而达到欺骗的目的 。
在这个系列里,让我们从“谈判思维”的角度,来看看类似职业老千在“说服”对方的手法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
简而言之,三个技术:
超负、短路、从属 。
所谓“从属”,就是“从众”的意思 。
人,只要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就永远是一种“社会动物” 。
“社会动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群体性,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人一旦从属于某个“群体”标签,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判断 。
会有多严重?
它甚至会欺骗你的大脑 。
回到文首的故事里,理查德到底说了一句什么样的话,能让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马上服从呢?
那是一句借用了“从属”技术的措辞 。
理查德对盖文说,
盖文,我不会打你的 。但我要告诉你,只要你不系好安全带,我们就不走 。
理查德手指了指大巴车,继续说,
你看看其他十四个同学都在等着,就因为你,每耽搁一分钟,他们今天就在动物园少玩了一分钟 。
盖文下意识地向大巴看去,同学们都眼巴巴地望向自己;
在犹豫了五秒钟之后,盖文回身走上大巴,系好了安全带 。
让我们来仔细想想,理查德的“从属”技术究竟是怎么用的?
最有威力的话是这句,“就因为你,每耽搁一分钟,他们今天就在动物园少玩了一分钟” 。
盖文是这一个班十五个学生之一,他“从属”于这个“群体”;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张萌:走出人生至暗时刻,我有三大方法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看着我 半夜我一睁眼,她在直勾勾的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