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我陪爸妈守年岁

对联|我陪爸妈守年岁
本文图片

红、黄、绿、白纸裱糊好的6个格子门 , 红红的春联贴上了 , 大大的红灯笼挂上了 , 阳光下的庭院 , 有了霓虹灯的感觉 , 喜庆的年味 , 在春联的映红中、大红灯笼的摇晃中更加浓烈了 。
母亲张罗着团年饭 , 父亲在堂屋墙上悬上了挂对 , 父亲撰写的书法作品 , 贴在两边 , 就连我的、弟妹的床头墙上 , 也贴上了父亲给我们的励志条幅 , 一个崭新的年岁在父亲的手中落成了 。
吃完团年饭 , 父亲就领着我们去看望祖先们 , 给他们送亮 , 这是父亲一生中不变的规矩 , 传承烟火、传承家风的规矩 。 父亲都要介绍这位祖先的生平、事迹、作风和品德 , 告诫我们不能忘根 , 要继承、学习先祖们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品德 。 他的爷 , 是教书先生 , 走南走北 , 教了好几代人 , 自学中医 , 脉理准 , 别人看不好的疑难杂症 , 他给号了脉 , 下几服中药 , 药到病除 。 攒不住钱 , 口袋里有了几个 , 就救济了穷人 。
夜幕降临 , 千家万户的红灯笼都亮了 , 整个村庄漂浮在一片红雾里 。 放炮的少年们 , 在红雾里把喜炮放响 , 炸响一片银白色的雪花 。 一枚一枚的冲天炮 , 像喝醉酒的汉子 , 拖着白色的尾巴 , 摇摇摆摆上了天空 , 一声声炸响 , 夜空洒下万朵多彩天花 , 慢慢落下 , 在红雾里消失 。
母亲开始揉面团 , 准备包饺子了 。 平时舍不得开电灯的父亲 , 这时候把屋里屋外所有的电灯都拉开 , 堂屋里是一百瓦的大灯泡 , 亮光穿过格子门 , 与屋檐下的两只大红灯笼一起 , 把五彩的光波洒在了庭院里 , 庭院成了缤纷的大舞台 。 父亲把木炭架满了火盆 , 红红的火苗子 , 陪着揉面的母亲笑 , 不时 , 总有三五朵火花炸开 , 在堂屋的空间里跳跃 。 二弟、三弟都要去城里陪他们的岳父岳母去了 , 我陪着父亲母亲守年岁 。 父亲把屋里的家具又统统擦洗一遍 , 灯光下的家具 , 闪闪发亮 。 父亲卖了几百斤玉米 , 购买了一台二手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 为了营造彩色的效果 , 父亲不知从哪里买来一张彩色塑料纸 , 贴在荧屏上 , 塑料纸上红下绿 , 绿地和艳阳就固定在荧屏上了 。 父亲早早地调整好“彩色电视机” , 等待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 这时候 , 母亲的饺皮也擀好了 , 圆圆的饺皮 , 像一枚枚银色的圆月 , 落在圆圆的筛子上 , 我们开始包饺子了 。 母亲手巧 , 先包十几个“元宝”饺子 , 灯光下的“元宝”射着微微的银光 。 母亲笑着说 , 来年咱家里元宝满屋 。 接着 , 母亲包出了“莲花”饺子 , 一朵朵盛开的莲花 , 簇拥着“元宝” , 紧接着 , 母亲按照我们各自属相包出了饺子 , 我属老鼠 , 母亲惟妙惟肖地捏出了4只老鼠 , 父亲属龙 , 8条龙栩栩如生 , 绕着“莲花” , 大妹子属鸡 , 昂首挺胸的几只鸡 , 守着“元宝” , 二弟三弟小妹的属相都捏出来了 , 唯独母亲自己的属相她不捏 。 父亲和我 , 笨手笨脚 , 只能捏出传统的饺子 。
父亲一边捏饺子 , 一边总结一年来自己的得失 , 承包地里夏麦丰收了 , 秋季的玉米歉收了 , 来年准备种一季油菜和一季花生 。 我也把自己一年来的教育工作做个小结 , 把自己来年的计划与父亲讨论 。
饺子煮好了 , 我们围着火盆吃饺子 , 团团圆圆的火盆 , 团团圆圆地围着 , 团团圆圆的火苗 , 吻着团团圆圆的年岁 。
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 , 父亲把瓜子、水果、糖果 , 都拿了出来 , 摆在茶几上 , 不停地催我吃 。 我陪着父母看春晚 , 陪着父母一起笑、一起议论 , 守着红红的火盆 , 守着红红的岁月 , 守着浓浓的亲情 。 父亲不停地给火盆添木炭 , 火盆里不停地蹦起火花 , 落入我的、父亲的、母亲的脖子里 , 灼得我们哈哈大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