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漠河舞厅”:我在电话亭里,守着当年的爱情

你还知道哪里有电话亭吗?
我们原本以为 , 城市里早已没有电话亭了 。 结果发现 , 在北京 , 截至2018年 , 还有公用话机近1.8万部;在上海 , 截至2021年 , 还有4000座无人值守的公用电话亭 。
近3年来 , 从这些公用电话拨出的紧急电话如110、119、120等 , 仍有数万次 。
这些数字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 于是 , 我们做了牛年的最后一个生活实验:寻找现代人与公用电话亭之间的故事 。
|上海版“漠河舞厅”:我在电话亭里,守着当年的爱情
本文图片

读者@趙梓岐说 , 当初会用公用电话 , 偷偷跟网恋对象煲电话粥 。
现在 , 每当听到手机的广告词“充电几分钟 , 通话几小时” , 她就会想:如今 , 身边还有几个人可以跟自己打几个小时的电话呢?曾经电话那头的人 , 现在过得还好吗?
【|上海版“漠河舞厅”:我在电话亭里,守着当年的爱情】读者@Leon说 , 电话亭是回家路上的路标 。 “虽然极少用 , 但希望它一直存在下去 , 因为看到它就是到家了 。 ”
更多人记忆中的公用电话 , 是与父母之间的纽带 。 大消息小消息 , 用电话机跟父母唠唠 , 总会心安 。
在上海 , 我们找到了三个尚在运行中的电话亭 。老周的公用电话 , 几个月前就被停掉了 。 但他每天开门的第一件事 , 依然是把电话机拿出来 , 摆放整齐 。
|上海版“漠河舞厅”:我在电话亭里,守着当年的爱情
本文图片

他感叹:“现在是手机取代了一切 , 什么都要淘汰 。 ”但电话亭对他来说已经是留在骨子里的习惯 , 改不掉 。
72岁的老徐 , 已经在电话亭里守了22年了 。 他每天醒了就来电话亭坐着 , 说自己是在“等死” 。
|上海版“漠河舞厅”:我在电话亭里,守着当年的爱情
本文图片

但他也不愿别人把自己的这片小天地拿去 , “不然我聊天喝茶的地方没有了呀 。 ”
80岁的沈奶奶 , 守着这个电话亭 , 是因为老伴临走时的一句话:哪怕一分钱没有 , 你也不要把电话亭关掉 。
她知道其中的用意 , “是为了解决我的孤独 。 ”
|上海版“漠河舞厅”:我在电话亭里,守着当年的爱情
本文图片

提起老伴的时候 , 沈奶奶满脸都是笑 。 她至今记得在“大世界”舞厅初识时 , 老伴在她身上挪不开眼的心动 。
只要电话亭还在 , 老伴就还没有走远 。
这是三个电话亭的故事 , 更是三个老年人生的样本 。
他们如同是上海版的“漠河舞厅” , 初看孤独寂寥 , 却拥有这个快速更迭的时代里 , 最后的浪漫 。
如今 , 人们对更新更快的追逐 , 似乎已成为某种惯性 。 面对离去的爱人 , 过时的产物 , 人们只想快一点转身 , 快一点放手 。
长情留恋与念念不忘?已经显得太不酷了 。
但是 , 还有这样的一群人 。 他们不想追赶这个时代 , 只想守住自己曾经的热烈 , 不翻篇 , 不忘记 , 不说再见 。
看完这支纪录片 , 有人说太难过了 。 老人们像无人问津的电话亭一样 , 好孤独 。 我却觉得有点欣慰 , 这些老人没有活成你想象中幸福的样子 , 不代表他们不快乐 。
这一年又有很多东西逝去了 , 别让它们太快被忘记 。 这支纪录片叫《最后的电话亭》 , 去里面看看这些大时代里微不足道的坚守吧 。
???? 点击视频观看《最后的电话亭》
评论区聊聊:
你最后一次用电话亭是什么时候?打给了谁?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