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40岁以后,看不见地失去,更多地在心里

|女人40岁以后,看不见地失去,更多地在心里
本文图片

从青年到中年 , 感觉和运动机能的变化是非常细微的 , 我们几乎意识不到 。
直到有一天 , 一位45岁的人突然发现如果不戴眼镜 , 再也看不清电话本了;
或者一位60岁的老太太不得不承认自己步行不如以前快了 。
|女人40岁以后,看不见地失去,更多地在心里
本文图片

看不见的失去 , 更多地在心里:
首先 , 是被抛弃感 。
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人生阶段 , 家中长者的离世是常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丧失 , 有些人因此感到被抛弃 , 忧郁久久不能散去 。
再者 , “青春不再 , 容颜易老”是最直接的冲击 。
没有了月经的女人被称为“老女人” , 这样刻薄的话语似乎把更年期的女人从原来的社会归属中扔了出来 , 成为了被抛弃的群体 。
而对于那些原本女性自身价值低 , 又或者自我价值大部分依赖于外在的容貌身材或者所能提供的生育功能的女人 ,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
|女人40岁以后,看不见地失去,更多地在心里
本文图片

抑郁与焦虑瞬间并驾齐驱 , 想方设法阻挡自身价值的崩塌 。
这样大家是不是可以更理解那些“中年少女”的努力呢?
整容、健身、美颜等行列 , 对于中年女人们都几乎等于有机会紧紧抓住青春这辆列车的末节车厢:害怕自己没用了 , 害怕自己不再值得被爱了 。
尤其小时候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或氛围中长大的女孩 , 处于更年期的被抛弃感会更加强烈 。 因为害怕被抛弃 , 就会想方设法抓住 。
抓住的方式 , 常见的比如拼命留着赖以生存的外表或功能;以及表现出对“身边人的反应是否及时”的敏感 , 稍不回应或回应不到位就会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
这个时候的女性内心世界因害怕而脆弱 , 不得不在外在现实世界中通过表现强势来保护自己 。
|女人40岁以后,看不见地失去,更多地在心里
本文图片

感觉走向终点:年纪逐渐增长 , 觉得自己逐渐衰老 , 常联想自己走向生命的尽头 , 陷在回忆已故亲友的漩涡中不可自拔 , 终日感到悲伤 。
心理学家荣格说:NA中年一到 , 太阳就要开始往下走了 , 上午发生的所有价值与理想都会翻转 。 ”
荣格的来访者大多是属于中产阶级以上的 , 生活很稳定 , 基本上什么都不缺 , 但常常人到中年就陷入了人生的无意义感 , 就像太阳从此即将西斜 , 直到日薄西山 。
这里将产生一个反转 , 生理的衰退 , 职场发展的受限 , 也无法再突破 , 家庭结构的改变 , 与死亡日趋接近 , 这些都会对人的内心造成强烈的冲击 。
有的人的人生从此开始陷入死寂 , 一蹶不振;有的人的人生陷入偏执和躁狂 , 总想去得到些什么东西 , 来弥补这种丧失 。
就像青春期叛逆一样 , 也因此有人把中年危机比喻成青春期 , 在这些危机的冲突下 , 人格要进行一个重整 , 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 还有面对种种不能吸收的情绪 , 而做出的种种的失控的行为 。
|女人40岁以后,看不见地失去,更多地在心里
本文图片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 , 只有某些妇女在更年期时会情绪低落 , 而其中大部分是一辈子都待在家里的家庭主妇 。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 , 这些女性的子女一旦长大离家 , 她们就再也没有精神寄托了 , 因此很容易出现所谓的空巢期症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